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蓝图绘乡”艺术实践小分队:信润乡野,艺绘新颜
以墙绘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蓝图绘乡”艺术实践小分队于2024年7月15日至21日走进了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实践团队将活动分为“非遗印记”、“长寿之乡”和“节能环保”三大篇章,旨在美化乡村环境、传播传统文化与环保理念。
在正式开展墙绘活动之前,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江蒲乡村振兴馆和非遗板鹞风筝馆,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乡村振兴成果。通过与长江镇当地相关负责人及村民进行深入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社区对于构建和美乡村的强烈愿望。
图为实践小分队参观调研非遗板鹞风筝馆。许蕊 供图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蓝图绘乡”艺术实践团队踏上了他们的创作旅程。即使面临着初夏酷热的考验与蚊虫的烦扰,他们仍旧全心全意地投入于艺术创作之中,希望能够通过手中的画笔记录下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美好变迁。从晨曦初现直至夜色降临,团队成员们不仅描绘出了乡村自然风光的魅力,还展现了乡村在振兴进程中展现出的新面貌与活力。
图为实践小分队绘制长寿主题墙绘。徐布宇 供图
图为实践小分队夜间绘制环保主题墙绘。徐布宇 供图
团队成员在进行墙绘创作的同时,积极地与当地村民分享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的历史背景以及环境保护的理念等。这样的互动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并激发了许多村民的热情参与,他们不仅给出建议还亲自上手帮忙上色。这一过程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内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让整个活动变得更加富有意义。
图为实践小分队成员与村民交流介绍墙绘主题。徐布宇 供图
图为实践小分队成员在墙绘前合影。姚旺 供图
在墙绘活动之余,团队成员还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将“气象科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板鹞风筝”相结合的气象科普活动,既展示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也普及了气象学知识,增强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此外,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了志愿服务,如教小朋友写字、读书以及绘制板鹞风筝筝面等,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并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
图为实践小分队成员教小朋友写字。顾雅婷 供图
此次手绘乡村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长江镇公共空间的美观度,还增强了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及生态文明的理解与认同感。信大学子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了他们的专业技术和创新思维,每一幅壁画都体现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敬意与热忱。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青年学子如何有效推动文化艺术与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体现了年轻一代对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与贡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徐布宇)
责任编辑:李玥
2024-08-06 21:18:31
2024-08-06 18:08:24
2024-08-05 20:36:29
2024-07-31 21:42:48
2024-07-28 12:38:4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