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乡伴,“救”在身边——华北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
为落实弘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大卫生”理念,2024年7月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组织的“医路乡伴,救在身边”志愿者团队立足自身专业优势,深入唐山市滦南县东一六村、韩城镇大张刘村等多个乡村地区进行急救科普宣讲和义诊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
此次活动的意义非凡。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委托路北区红十字会、唐山市第二医院以及唐山蓝天救援队对187名志愿者进行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经技能实验室临床医学院专业教师的考核,选拔出26名暑期实践队员,为本次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义诊现场,医务工作者和青年志愿者们认真询问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耐心解答各种疑问,并针对村民的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检查建议。手足外科、中西医特殊肿瘤门诊的医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普及日常健康知识。内分泌科、心内科、影像科的医生们携带相关设备为村民们进行血糖检测、心电图检测及B超检测,帮助村民及早发现健康问题。
图为医生为村民进行义诊
图为志愿者为村民进行血糖监测
活动过程中,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为每位到场的村民发放健康科普手册,同时利用专业优势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向村民们普及生活急救常识,开展常用急救技能操作培训,帮助农村地区居民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提高急救意识。“感谢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来我们村开展义诊活动,让我们在家门口既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还能学习健康知识。再也不用来回奔波了。”正在排队做B超检查的贾大娘脸上洋溢着感激与期待。
图为志愿者为每位到场的村民发放健康科普手册
图为志愿者向村民演示急救技巧
活动现场,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王峥提出,“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意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普及互救、自救常识,同时把医疗服务带到百姓身边,暖心义诊惠民生。”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义诊200余人,现场仪器检查300余次,发放各种健康宣传手册500余份,不仅普及了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基层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广大医师和师生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贴合基层群众就医需求,积极开展科普义诊进乡村活动,为推动祖国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图为医生为村民进行超声检查
坚持向实践学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通过本次活动,志愿者们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领悟到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实践的考验,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知识不应只局限于课本,而应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深入人群,将所学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水平。
展望未来,健康中国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人才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青年医学学子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将追求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为增进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健康中国的建设汇聚青春力量。此外,加强农村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要鼓励青年医务工作者应勇挑重担,积极成为卫生健康志愿服务的先锋队、主力军,深入偏远地区,深入群众基层,引导树立健康观念,帮助提升医疗水平。
华北理工大学 临床医学院 杜林轩 李泽林 于淼供稿
指导老师:王艳
责任编辑:李玥
2024-07-31 21:42:48
2024-07-28 12:38:41
2024-07-26 18:27:2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