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韵新仁·化屋村:绿色实践与文化传承的乡村振兴之路 ——江西财经大学“黔财万贯,信好有你”实践队赴贵州化屋村调研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贵州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正焕发着勃勃生机。7月18至7月19日,江西财经大学“黔财万贯,信好有你”实践队,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精神,走进化屋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调研之旅。
合照
游船产业:绿色经济的生动实践
实践队成员首站来到码头,拜访了船长尤荣文。尤荣文船长,一位土生土长的苗族村民,向师生们讲述了从渔民到船长的转型之路,以及游船旅游如何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实践队成员们乘坐游船,穿梭于乌江之上,清澈的江水映衬着两岸郁郁葱葱的山峦,体验了游船观光业的发展,这一业务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促进了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业的兴起。
采访尤荣文
苗绣: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创新
实践队的步伐未曾停歇,第二站他们来到了苗绣工厂,这里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创意空间,苗绣艺术与现代设计在此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在苗绣工厂,绣娘杨文丽不仅向大家展示了苗绣的制作过程,还亲自指导实践队成员体验蜡染工艺,从选材、构图到点蜡、染色,每一步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匠心独运。杨文丽介绍,苗绣与蜡染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它们不仅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也成为连接不同民族情感的桥梁。
杨文丽带团队成员体验苗绣蜡染
花都里露营基地:生态休闲的新风尚
第三站实践队来到了当地的露营基地——花都里露营营地。这里已成为城市居民逃离喧嚣、亲近自然的首选之地。在营地内,师生们与来自各地的游客及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到露营基地的独立的餐饮区、悬崖咖啡厅等配套设施,让游客既能享受到户外的乐趣,又能体验到舒适的服务。花都里露营基地不仅为游客提供了逃离都市喧嚣的机会,也为化屋村的乡村旅游业态增添了新的亮点。队员们在此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更感受到化屋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巨变。
团队成员采访花都里游客
数字化治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队最后来到了当地的网络中心,讲解员刘杰热情且详细地介绍了由移动公司为化屋村构建的“5G+X 数字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大屏幕上清晰的数据展示和刘杰生动的讲解,师生们了解到这一创新机制涵盖了乡村的政务管理、治安防控、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利用5G技术实现了对乡村资源的实时监控和高效调配,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指导,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便捷的线上政务服务,大大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团队了解5G乡村
通过对化屋村各类产业发展模式的深入调研,实践团队见证了化屋村旅游业发展路径背后的力量与希望。团队师生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以后会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化屋村将变得更美好,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为贵州乃至全国的乡村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来稿: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季雨洁 李昱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17 12:25:1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