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首个处理垃圾无烟囱、无冷却塔,零排放示范项目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中洲节能、天普 世纪在北京签订产学研联合协议,此次协议的签署,旨在推进三方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固废处置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固废处置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快速提高各自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为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卢国全,中洲节能董事长,技术发明人、高级工程师、博士,2021年以研究的成果及产业链全套数据支撑下,历年以来为数不多的被全票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024年再次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成为中国首个企业的发起人、技术发明人被当选科学院双院士。多年从事可回收资源、化石能源催化燃烧高效利用、冷排放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全球首个能源燃烧后实现冷排放的技术发明人,见《中国科学院查新报告》《长沙市6个行政局联合发文推广》《湖南省科技厅、生态环境厅联合发文推广》《生态环境部成果评价;国际先进技术》《国家十四五领跑技术》《国家低碳重点推广技术》《中国高科重点推广技术》,国家低碳重点推广技术,以11年的研究及应用7年多个示范成果来推翻了国际教科书上二氧化碳造成气候变化、地球升温的理 论《二氧化碳造成气候变化的认知与误区》:①发明了能源燃烧冷排放技术,与国际上最先进的同类技术相比整体节约能源20%以上;②以少烧少排为原则,高效催化燃烧后综合减少排放50%以上;③无热污染以常温排放,无冷热交换产生的雾气、气溶胶,就没有热能托附PM2.5颗粒物升空被雾气包裹形成雾霾,对雾霾属于根治法则;④将原有烟囱应排放的余热转换成冷量排放,正负温差值达到了176%,对地球热岛效应起着巨大贡献;⑤当以常温排放时,二氧化碳以廉价捕获制成干冰供工业、食品业,可定向回收至植物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植物淀粉,实现了大自然碳的自然中和法则;⑥当能源燃烧后冷排放了,就没有烟囱上空产生的几十上百公里厚漂浮的水汽层,经遇强冷空气对流后形成的特大暴雨、暴雪、洪灾天气发生。对节能减排、碳的自然中和、地球升温、气候变化等,为人类解决以上的6大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专利技术成果已经在国内多地转化为生产力,经济与社会价值十分显著。自主研发获国家专利六十余项,发表的国际核心期刊、国际论文、独著等国内外100多篇报道,荣获世界白色锅炉王子、雾霾标本兼治发明人、中国低碳经济杰出贡献人物、年度影响力人物十大杰出创新企业家称号。
国际上排放标准的效果
五联供:蒸汽、冷热空调、生活热水、压缩空气喷漆、余热供智慧农业,无烟、无尘、无臭、无味、无热量排放,二氧化碳排放智慧农业光合作用,冷排放、零排放、资源化、能源化,打造内循环经济园区。
国际上的传统焚烧垃圾处理发电技术与本分布式能源燃烧技术对比分析
国家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二噁英检测报告的数据
未来,中洲节能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将积极参与固废处置(填埋场陈腐垃圾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试点建设,这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拓展固废能源化的应用场景,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都具有重要意义,中洲节能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启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万亿级蓝海市场。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01 18:24:33
2024-06-25 18:25:28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