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家长来探望自己的孩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及专家来枫
7月1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白旭旻一行来枫泾镇考察中国农民画村和中国故事村。副镇长顾学芳陪同考察。
热烈的色彩,拙朴的风格……在中国农民画村内,中国民协一行人充分感受乡野与艺术的交融。金山农民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公认的“东方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毕加索”。中洪村共1000多户人家,其中100多户是农民画画家家庭,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中有数10位画师在不同时期先后加入中国民协,成为民间文艺家,人数之众、影响之大在全国范围内也属鲜见。
2005年5月,枫泾镇在中洪村启动金山农民画村建设,并于第二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4月,金山农民画村荣升为“中国农民画村”,正是在一代金山农民画家的努力下,画村所在的中洪村先后获得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命名的“中国特色村”、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十大魅力乡村”、国 家旅游局颁发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
除了农民画的蓬勃发展,多年来,在中国民协和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枫泾的故事文化品牌也得到了较大地提升,故事氛围浓厚,不仅有众多故事名家、故事作家,故事表演也很有特色。
当天在考察中国故事村的过程中,一年级的枫泾小朋友、75岁的中国故事村故事队队长和两位青年演讲员分别表演少儿故事、方言故事和双人故事,展现了老中青三代传承的活力与魅力。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项目与刊物处处长、《民间文学》杂志社主编刘未谈到,新义村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丰富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故事作者和演讲队伍得到有效提升,充满故事元素的氛围布置得到显著展示,故事渗透到美丽乡村各个环节之中,使故事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示,故事文化成为该村独具特色的文化之魂。
故事是新义村的根。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义村的故事活动就非常盛行,新义村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鲜活的传说,讲故事、听故事成了新义村村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耄耋老人,几乎人人都喜欢讲故事、听故事。为了充分挖掘新义村故事底蕴, 2017年,枫泾镇多名故事作者深入新义村采风,搜集和编写了32篇民间故事,以《白果树下金鸡啼——上海枫泾新义村民间传说选》为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8年,枫泾镇新义村被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授予“中国故事村”称号,并逐渐打造成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故事让这个原本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的不起眼村落,成为了众多人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2020年,中国第一个以故事为主题的展厅——中国故事展厅在新义村落成。
其实,枫泾与故事结缘还要追溯到2011年。当年,枫泾镇被中国民协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故事基地”。多年来,枫泾镇在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的指导下,不但举办中国故事节·枫泾故事会、中国年度好故事发布典礼等活动,而且从2017年开始,成为了中国年度好故事常设发布地,并推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故事作品和故事作者。依托“中国故事基地”,近三年来,枫泾在精品故事的创作方面,作品获国家、省、市级以上奖项20余项;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故事作品达百余篇;组织故事员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等开展故事巡讲,每年达100多场。由中国民协等单位主办的集故事创作、故事表演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性故事节会——中国故事节更在枫泾持续举办,使枫泾故事在业内的影响力、示范性不断攀升。也正因故事,枫泾镇荣获2014-2016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开始,至今已连续四届获评此殊荣。
当天下午,镇党委书记王明法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及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中国民协和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枫泾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推动枫泾民间文艺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5年,枫泾镇中洪村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发展成为享有盛名的‘中国农民画村’。2011年,枫泾镇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故事基地’。2018年,新义村被中国故事委员会授予‘中国故事村’称号。十多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故事委员会可以说是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枫泾,倾注了众多心血!”工作在枫泾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副主任、金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郁林兴告诉记者,这次中国民协领导来枫考察指导,如同探望自己抚育了多年的孩子一般亲切。“我想信枫泾一定会倍加努力,继续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当代故事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醉美枫泾 综合采写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01 18:24:33
2024-06-25 18:25:28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