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陪人看病成了职业,陪诊行业的未来之路怎么走?
既别“放任自流”,也别“一棍子打死”——相关从业人员呼吁“陪诊”行业政策早日出台,让陪诊这个民生服务业走在阳光下、活在坦荡里。
“每当听我们说做陪诊,周围人都会赞叹一声‘不错,很有前景’!”河南优康陪诊创始人王雪对记者说,目前的社会大背景是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的社会现实,我们能确认陪诊服务这个行业能“很有前景”。
近两年,陪诊师这个新兴的职业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逐渐火了起来。陪诊师,顾名思义,就是“陪人一起去医院看病”。这样一个新兴职业的兴起,能为患者解决就诊难题吗?陪诊真的门槛低、收入高吗?河南经济报全媒体记者走近陪诊员王雪和她的河南优康陪诊,了解这个行业背后的故事。
就医痛点催生陪诊需求
在郑大一附院做一个白内障手术,从挂号到结束术前检查,需要往返2栋楼、7个诊室。王雪来这里已经接近十次。端午假期第二天的早上八点,医院人头攒动,王雪正陪着一位72岁的老人做检查。预约挂号、缴费、取就诊单、扫码签到……王雪负责帮老人办理检查手续,老人只需坐在旁边等待。所有术前检查做完,已是中午十二点半。看了看自己的微信步数,刚过去半天已经突破了一万步。
端午小长假,可能是别人的节假日,却是王雪创办的优康陪诊最忙的几天,包括王雪在内的公司所有陪诊师,这个小长假都没休息一天,他们在郑州的各大医院穿梭,陪不同的病人就医,扮演病人的“临时家人”,而这也是她从业以来的日常。
新冠疫情结束后的2023年,王雪开始进入陪诊服务这个行业,直到2023年创立河南优康陪诊。作为武警医院曾经的护士,王雪说,投入这个行业,也是因为曾经深切体会过就医之难。
“一些病人因行动不便、不熟悉流程等导致就医困难,加上异地就医等需求,他们很需要有人陪伴。”王雪告诉记者,自己从武警医学院护理系毕业后,就进入了武警医院,在医院每天都与很多患者接触,在到医院之前很多人其实是很迷茫很焦虑的,所以我经常在想是否有机构可以做一些前置的服务;后来接触到了陪诊这个行业,就觉得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就开始入行做陪诊公司了。
“医院里的墙比教堂聆听过更多的祈祷。”在医院,生死离别每天都在上演,许多人对医院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他们害怕自己会查出什么不好的病,从而害怕自己一个人看病,可这时候如果有人在旁边能安抚自己,紧张害怕的情绪会消解很多。
有人认为,“陪诊”是体力活,但实际上,一个合格的陪诊员还是一个时间规划师、半个全科医生、半个心理医生。
陪诊师:医患之间的桥梁
从年龄上看,陪诊师的主要客户是中老年人。2022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老年人就医配药的需求旺盛,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非常需要陪同就医的服务。大型医院普遍配备的自助设备,又为人们的就医看诊增添了几分障碍。
目前,陪诊师还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正式职业,也没有国家统一颁发的资格证。任何人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帖,都可能自称“陪诊师”。
王雪告诉记者,成为陪诊师不难,做好陪诊师却不容易。首先要熟悉医院环境,多年的护士工作,也为她积累了不少独家经验。
每次“解锁”一家新医院,王雪都提前去医院现场踩点。第一次去郑州一家三甲医院陪老人做手术时,她感叹:“长辈们肯定会吃不消,因为累啊!”病人要先去找主诊医生看诊、开检查单,拿着单子去缴费,再完成十几项术前检查,总共要跑七八个个诊室。这些检查分散在不同的楼栋、楼层,每项检查都要用自助机器排队、签到。“每项检查在十分钟内就能完成,但排队等候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在这么多诊室里转,年轻人都觉得累。”
每次陪诊前,王雪也要做不少功课。拿到患者的病例资料后,她会上网查阅不懂的医学名词,有时还会向在线问诊网站求助,代入病人的视角模拟看诊流程。
还有一些医学专业话术,患者听不懂,王雪便会充当“翻译官”,一边向医生陈述患者病情,一边向患者陈述医生的诊疗方案。“但是,有些老年患者自己也不太理解,我就会用文字,录音等方式记录下来交给他们的子女,以便治疗。”陪诊师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搭建了一个小小桥梁,极大地缩减了看病的时间。
“希望我和我同事们的出现能够在艰难的时刻温暖到客户,减少他们的奔波,让他们更有精气神地就医。”这也是王雪从事陪诊行业的初心。
王雪告诉记者,她创办的河南优康陪诊成立半年的时间内,已服务超 1000 人次,入院服务超 200 人次,合作企事业单位达5家,转介绍率达70%,满意度更是达到95%以上。
陪诊不是黄牛,期待规范发展
其实,陪诊并不是这两年才火起来的。河南优康的另一个陪诊师田敏从事专业医学陪诊已经3年多时间了,建立了稳定的获客渠道,从一开始每周接待2-3个客户,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客户。关于服务收费标准,她说目前行业无标准,一般半天陪诊服务收费200-500元不等。
“我服务过一位7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没有手术的机会。她很害怕,甚至开始思考遗产分配。家属找到我后,我一路陪同她就诊,先通过新辅助化疗,顺利将病灶缩小获得了手术机会,术后再辅助化疗加局部放疗,治疗效果很好。在陪诊过程中给予她的不仅是陪伴、建议,还有一些心理的安抚。”田敏告诉记者,一个好的陪诊员,需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熟悉各大医院的环境和看病流程,耐心、细心,保护客人的隐私。
帮助有需要的人,偶尔能提供一些专业意见——这让陪诊员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但他们也在思考:陪诊行业如何更专业和规范?
“一些陪诊员考取了所谓的资格证,但其实目前国内陪诊员并没有权威认证的资格证,它甚至都算不上正规职业。”王雪说,在网络上,很多短视频都在传递着“做陪诊员,轻松月入过万”的信息,其实为了卖课。大众对陪诊的印象只停留在“能赚钱”上,是一种误解。
王雪认为,正规的从业人员,都希望陪诊员能成为一个有“身份证”的职业,有一套规范化的标准和流程。
在陪诊行业,除了以公司机构的形象出现在服务行业,还有许多是以个人名义提供陪诊服务的。记者也采访了几位个人陪诊员,他们表示正在考虑加盟陪诊公司,不再单打独斗了,毕竟个人创业风险大,而且业务量极为不稳定,平均一天能有一单已经很不容易。
“行业正面临一次大洗牌,大浪淘沙,希望金子能留下。”王雪说。她始终认为,陪诊服务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广阔;当下遇到的经营困境,是每一个新兴行业都可能遇到的困境,同行如果能互帮互助、彼此成就,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就能迎来行业的春天。
手记:值得规范与支持的行业
通过对陪诊行业的深入了解,笔者认为,应市场需求而生的陪诊行业,通过提供优质服务,降低和减轻了患者的看病成本和时间,起到了缓和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进而推动了整个医疗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另外,陪诊服务人群广泛,为灵活就业市场注入了活力,缓解了就业压力。这个行业,值得关注与扶持。
当下,相关部门要做的就是尽早出台行业规范,让行业向更加规范、良性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常勇)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6-17 19:19:24
2024-06-13 17:16:48
2024-06-12 12:06:4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