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九江杭江半岛历史——从宋帝之誉到民间圣果的传说
中国自古以农桑为主,桑树是东方的文化,早期曾利用野生桑叶养蚕,用蚕丝织就了一幅幅柔软晶莹的丝绸长卷,蚕桑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几千年时光,并逐渐衍化出了桑、丝、蚕等象形文字,更有文人墨客写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诗句,足以见得,桑之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桑葚依然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尤其在江西九江杭江半岛之中,因其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空气中弥漫着清甜味道如同天然氧吧,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也造就了闻名于全国的优质桑果之地-杭江半岛,还流传着 “民间圣果”的传说故事。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杭江半岛就已被历史的长河染上独特的色彩。民间流传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帝赵禥,曾踏足这片土地。与当时宋朝的丞相章鉴,在这里留下了一段典故。
相传,章鉴曾在他的老家,九江杭江半岛上盖有相当于皇帝行宫的宰相府,以显示他在宋朝政权中的显赫地位。此事传到京城之后,宋度帝赵禥随官员来此处查看。当得知皇帝即将到访,章鉴忧虑皇帝或有所不悦,便命人拆除了那富丽堂皇的宰相府。或许正是上天对他忠心的回应,雨夜间的暴雨将残骸冲洗干净,当皇帝与官员抵达时,只见绿意盎然的桑树静静地矗立在岛上。当章鉴采摘成熟桑果献给皇帝品尝后,饱满多汁、酸甜口感让宋度帝赵禥赞不绝口,事后,皇帝将此果赐名为“民间圣果”,桑果盛名便由此而来。
千年进程中,桑果不仅为丝绸之路贡献重要原材料,还因其所结之果成为九江杭江半岛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被开发成了各种美味佳肴,桑叶可以实用,桑树枝丫和根茎可以炖汤入药。
责任编辑:柯鹏
推荐阅读
文化和旅游部4月6日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人们出游热情持续高涨。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
2024-04-07 16:06:31
让逝者回归自然的生态安葬,正成为更多中国民众的选择。2016年,民政部等发布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相关指导意见,鼓励人们采用树葬、海葬等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
2024-04-03 18:43:31
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铁路、电力、民航等部门加大运力投放,强化安全管理,采取多种服务保障措施,为旅客打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2024-04-03 16:12:54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