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重庆城口:“小积分”撬动基层治理“大文明” 湖南会同:五村“握指成拳” 绘就山乡发展新画卷 低温天气关注心血管的“高危时刻” 中航集团原党组成员、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 “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各地探索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2024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 新疆人权事业发展法治保障蓝皮书发布 节令之美·冬至丨冬至,如约而至 关于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的公示 “第四届广东湘菜产业大会”在广州圆满举行 弘扬湘菜饮食文化,推 欢太数科联合持牌金融机构为OPPO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 正官庄成为“第七届东北亚冰雪汽车拉力赛”大赛战略合作伙伴! 香薰礼盒成新年礼赠热选 京东家居日用超品日相关产品成交额同比 甄名防水补漏成功完成深圳怡亚通大厦注浆堵漏工程 沈白高铁声屏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静音区” 探秘夏朝 《寻古中国·寻夏记》将开播 成都配眼镜哪里好?给孩子配眼镜家长有哪些注意的事项呢? 新视听科技惠民乡村行之走进李庄村活动成功举办 《活着》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开展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警 再获8项发明专利 大自然床垫科技创新加速 夯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多彩南非,2024奇妙之旅即将启航!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学习 建华香油 匠心传承非遗文化与巴蜀味道 12月22-24日大众点评 好心情美食节首登深圳!3天40家美味,奏响暖冬 宝丰县动力电池产业项目强化冬季施工管控 爱玛电动车斩获STIF国际科创节两项大奖,尽显时尚领导力! 以中国科技,护雪龙出征,央视点赞高梵奢暖科技护航中国极地科考 解决灾区燃眉之急!雅迪大量救援物资持续送抵震区,为群众排忧解难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开展 宝丰县动力电池产业园项目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培训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消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信号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廉洁 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苏州打造数字城市融合发展体系 英国最高法院:人工智能不能被列为“发明人” “邻里一家亲 全民展风采”八角社区全民运动会圆满举行 乌鲁木齐市民畅享冰雪之乐 行致远,不忘来时路 笃思慎,砥砺新征程——友众煤业有限公司发展 出光低粘度机油:绿色出行的首选 泰安市2023年“泰山创业训练营”成功举办 严严冬至日,暖暖饺子情 东情西韵,好想你将中国红枣推向全球 简阳市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年终参访会圆满成功 金堂县三医院召开2023年党建工作推进暨 党务工作培训会 聚焦课堂,分享经验 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益海小学举行教师公寓揭牌仪式 东南亚跨境物流新趋势:汇翔国际物流助力拓展商机
重庆城口:“小积分”撬动基层治理“大文明” 湖南会同:五村“握指成拳” 绘就山乡发展新画卷 低温天气关注心血管的“高危时刻” 中航集团原党组成员、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 “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各地探索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2024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 新疆人权事业发展法治保障蓝皮书发布 节令之美·冬至丨冬至,如约而至 关于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的公示 “第四届广东湘菜产业大会”在广州圆满举行 弘扬湘菜饮食文化,推 欢太数科联合持牌金融机构为OPPO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 正官庄成为“第七届东北亚冰雪汽车拉力赛”大赛战略合作伙伴! 香薰礼盒成新年礼赠热选 京东家居日用超品日相关产品成交额同比 甄名防水补漏成功完成深圳怡亚通大厦注浆堵漏工程 沈白高铁声屏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静音区” 探秘夏朝 《寻古中国·寻夏记》将开播 成都配眼镜哪里好?给孩子配眼镜家长有哪些注意的事项呢? 新视听科技惠民乡村行之走进李庄村活动成功举办 《活着》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开展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警 再获8项发明专利 大自然床垫科技创新加速 夯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多彩南非,2024奇妙之旅即将启航!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学习 建华香油 匠心传承非遗文化与巴蜀味道 12月22-24日大众点评 好心情美食节首登深圳!3天40家美味,奏响暖冬 宝丰县动力电池产业项目强化冬季施工管控 爱玛电动车斩获STIF国际科创节两项大奖,尽显时尚领导力! 以中国科技,护雪龙出征,央视点赞高梵奢暖科技护航中国极地科考 解决灾区燃眉之急!雅迪大量救援物资持续送抵震区,为群众排忧解难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开展 宝丰县动力电池产业园项目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培训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消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信号 宝丰县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廉洁 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苏州打造数字城市融合发展体系 英国最高法院:人工智能不能被列为“发明人” “邻里一家亲 全民展风采”八角社区全民运动会圆满举行 乌鲁木齐市民畅享冰雪之乐 行致远,不忘来时路 笃思慎,砥砺新征程——友众煤业有限公司发展 出光低粘度机油:绿色出行的首选 泰安市2023年“泰山创业训练营”成功举办 严严冬至日,暖暖饺子情 东情西韵,好想你将中国红枣推向全球 简阳市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年终参访会圆满成功 金堂县三医院召开2023年党建工作推进暨 党务工作培训会 聚焦课堂,分享经验 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益海小学举行教师公寓揭牌仪式 东南亚跨境物流新趋势:汇翔国际物流助力拓展商机

您的位置:首页 > 纪实

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2023年,我国“海上重器”频频“上新”: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和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加速推进;亚洲首座油气处理与岸电设备共建平台“浮”立渤海;中国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挺进辽东湾……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11月4日,在渤海油田的工程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这一年里,在祖国的“蓝色国土”上,重器一次次下海。其中,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开发项目具有一定代表性,备受外界关注。

  渤中19-6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区域平均水深约20米,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探明凝析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是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的千亿方大气田。

  一年四季,项目工程的建设者们与渤中19-6气田一起走过。

  初春时节,渤海湾畔依然寒意逼人,仍有冰雪,金属铁架摸起来无比冰冷。瑟瑟寒风中,建设者们在各个工程建造现场努力工作,为重器下海奋斗。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1月13日,在海油工程青岛建造现场,工人对工件进行预制工作。

  到了夏天,劳动者在烈日下坚守建设岗位,建造现场体感温度甚至会超过50摄氏度。作为采访者的我都会感到闷热难耐,不得不用冰块降温;拍摄后晚上洗澡时,搓一下身上,全是细小的“盐粒”。而一线劳动者对此却习以为常。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7月9日,工人在渤中19-6气田Ⅰ期项目中心平台作业现场施工,脸上挂满汗珠。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7月10日,在拍摄渤中19-6气田Ⅰ期项目中心平台装船期间,我脚上的鞋子受地面高温影响,磨损开裂。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7月10日,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项目中心平台在青岛成功装船,即将奔赴渤海西部海域,进入海上安装和联调阶段(无人机照片)。

  秋天,渤中19-6凝析气田中心平台浮托安装完成。工作人员乘船往返于陆地和海上平台,拖轮会在风浪中横摇纵摆,长时间的摇晃让船上人员产生不适感,出现或轻或重的眩晕。大家没时间去理会可怕的晕船,抓紧休息,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8月15日拍摄的渤中19-6气田Ⅰ期项目海上平台安装现场(无人机照片)。

  冬季的风浪更为激烈,大浪击向船只,稍有不慎就会跌倒,被涌上船的冰冷海水淹没。这考验着每个建设者的体魄和信念。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这是11月14日在拍摄渤中19-6气田Ⅰ期项目的日出画面时,大浪击打值班船,我在船尾被涌入的海水淹没前拍到的画面。

  渤中19-6气田Ⅰ期开发项目于11月14日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深层复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投产后,高峰日产油气超5000吨油当量。朝霞下,渤中19-6气田立于壮阔大海之上,曙光照耀,分外壮美。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11月14日,朝霞下的渤中19-6气田。

  出海是件危险的事,石油人到海上平台需要通过急救医疗、逃生、消防安全等测评,同时完成陆地和海上审批才能出海。从陆地前往渤海的作业平台,需要从塘沽码头坐上十个小时的运输船,或是乘一个小时的直升飞机。这里的工作极具挑战,工作人员以28天为周期,交替倒班出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上石油人就是这样,在岗位上为国家能源储备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12月17日,在渤海海上平台作业海域,建设者乘吊笼上运输船准备前往施工现场。

  我常把相机藏在工装里,趁工人们不注意时抓拍,希望凝固最真实的瞬间。

  镜头里,有“海上孤岛”与世隔绝的艰苦,有工程建设者战天斗地的豪情,有洗舱工黑色油泥遮不住的乐观,也有一线工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温情……希望透过照片,能让更多人看到海上石油人的真实生活,读懂他们的平凡和伟大。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7月9日,渤中19-6组块装船作业现场高温闷热,一名施工人员在休息时喂妻子喝绿豆汤解暑。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7月6日,工人穿梭在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建造现场。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2月16日,在海油工程青岛建造现场,工人在对结构件焊口进行打磨作业。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7月19日拍摄的渤中19-6气田Ⅰ期项目中心平台日出(无人机照片)。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策划:鱼澜

  统筹:宋为伟 邵香云 马平

  制作:杜潇逸 陈朔

  图文:杜鹏辉

  编辑:黄晓勇 宋为伟 杜潇逸 韩芳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我的光影故事·回眸2023丨在海上,与重器“走过四季”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近年来,上海、广东、山东、江西等地锚定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拓宽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筹集方式,探索完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彰显城市的关怀和温度。

2023-12-21 18:07:29

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青山关景区,古老的长城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巍巍群山之间。古城堡内,明代兵营驿站、茶楼酒肆、钱庄当铺、庙宇民居等建筑古朴素雅。

2023-12-20 20:38:57

全国多地近期出现强雨雪天气,水利部相关负责人18日强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023-12-18 20:24:24

针对部分地区强降雪、冻雨、寒潮等天气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信息通信行业加强值班值守和监测研判,全力做好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通信保障。

2023-12-17 22:01:41

走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建设现场,偌大的园区内塔吊林立,运冰车辆往来穿梭。再过几天,这些冰砖将化为一座座美丽的冰雕,迎接各地游客到来。

2023-12-15 18:31:13

在复杂艰巨的各种挑战面前,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亮眼。

2023-12-14 18: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