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里的守护者:照亮轨道交通安全之路
每天,芜湖轨道交通单轨列车在城市里蜿蜒穿梭、跨江越湖,描绘出江城芜湖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也给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你可曾想过,搭乘单轨这么一件对于我们再简单不过事情,背后其实凝聚了轨道交通各个岗位数以千计工作人员的心血,正是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才能托举起无数乘客“稳稳的幸福”。
他们,就是守护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幕后英雄——轨道检修工,来自中铁电气化局上海电化分公司芜湖轨道交通维保项目部。
列车结束运营至次日清晨上线前,这段“空窗期”是留给检修人员检查维护的时间。夜晚的工作要从班前交底开始,人员工具清点、填写清单、明确工作内容、安全技术交底……相关准备工作完成后,由车站值班员向控制中心请示批准后,才能正式开启一天的检修工作。
午夜时分,当喧嚣的城市步入安静,许静和王爱军走向20米高的检修通道,脚下重型卡车时而穿行而过,地面震动传导到轨道梁上,他们感受着脚下微微的晃动,保持高度清醒和专注,伴随着城市的霓虹和夜空中的点点星光,开始检修作业。
轨道检修工需要穿戴好安全帽、头灯,安全带,背着重达20多斤的工具包。线路巡视、轨道检修、轨道检查,是他们每日深夜奋战的工作任务,各种测量仪器、各类检修工具,是他们施展十八般武艺的随身武器。
“轨道需要日常巡检,周期一般在3天左右一遍,此外还经常有专项检查、临时巡查。”轨道专业二工班工长施龙泉介绍,他们这个工作也有白班,会沿路从下往上巡查轨道外侧,但任务最重的“主战场”一直在凌晨。
“今天的工作是单轨线路进行检查维护,虽然往返距离不算长,但需要一点点仔细检查轨道每个部位。”许静和王爱军当晚负责环城北路站到红花山路站区间巡检工作,他们要巡检轨道梁、指形板、各连接螺栓、疏散通道钢结构构件等设备的状态是否良好,数十项检查,都得一一进行。还要观察除轨道以外,其他任何可能影响列车正常行驶的情况,包括周围的大型树木、垃圾等。
每一步的检查都必须细致。“因为轨道上每个地方都很关键。就拿这个指形板为例,简单来说,轨道梁与轨道梁间就是通过它来过渡的,我们必须确保它的万无一失。”许静说,做好轨道的“体检”,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找到每一处隐藏的“病灶”,才能将故障扼杀在摇篮中。
当被问及,凌晨在20米高的检修通道作业是否感到害怕。已工作三年多的许静和王爱军坦言,“刚入职的时候确实有些怕,身体晃晃悠悠、颤颤巍巍,只能靠身上的安全带感受一点安全感,慢慢地就习惯了。”常人眼里的恐怖体验,却是“轨道医生”们的工作日常。
凌晨3点半左右,许静和王爱军完成了当天的巡检任务,作业结束后并不意味着可以下班休息,还需要销点、清点工具、回值守点填写日志。完成这一切时,已经是凌晨5点多。而一个多小时后,芜湖轨道交通首班列车即将出发。
“做我们这行的,白班夜班轮着来。虽然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也有抱怨,但是每天看着一趟一趟的列车安全准时到达,能给芜湖市民出行提供便捷,我们每一个接触轨人感到欣慰和自豪。”施龙泉笑着说道。
对于这些检修工来说,最熟悉的就是夜里的星星和月亮,他们披星戴月地“把脉”高空的每一寸轨道,为芜湖轨道交通列车铺就“安全路”,为广大市民铺就“幸福路”。
(赵超俭)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1-12 18:39:0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