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血脉促创业 渔村海产共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谱写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组织“‘预’乡共振,‘鱼’村同兴”乡村振兴促进团,于7月17日至7月19日前往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通过走访群众、采访问卷等形式,了解蚂蚁岛的创业历史和产业结构,聚焦水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寻找推广海产预制菜技术和当地海岛渔业养殖产业融合的切入点,探究“共富”密码,促进渔村振兴。
聚焦红色文化 感悟创业精神
蚂蚁岛精神被确定为红船精神引领下的浙江“红色根脉”之一。为了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实践团成员走进蚂蚁岛村史陈列馆、蚂蚁岛主题展览等实践场所,了解蚂蚁岛从陆域面积不足三平方公里到诞生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建设三八海塘的红色历史,倾听老一辈渔民讲述自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故事,近距离地感受“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只有让渔村富起来,让渔村人民更加幸福,才能让蚂蚁岛的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图1团队成员参观展馆学习蚂蚁岛精神 郭靖 供图
为了感受海岛的先进力量,深入采访海岛先锋人物,实践团成员与创业先锋邹吉叶进行了一次深入采访交流。邹吉叶是当年岛上筑三八海塘的参与者,也是第一批吃创业螃蟹的人,从夜排档摊位到渔家客栈再到“岛红”餐馆,邹吉叶是老一辈创业的代表与先驱。实践团成员在当地村民的引导下来到了“蚂蚁排档”,在邹吉叶奶奶的热情带领实下参观了她的餐饮店,并就目前的经营状况等情况与她进行深度对话采访。在交流的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这家蚂蚁排档是邹奶奶和岛上其他渔嫂合伙建立的,如今,随着岛上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邹奶奶的餐饮生意越来越火,不仅提高了当地村民生活饮食的满意度,还吸引各方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图 2 团队成员王应晨、应尚成与邹吉叶奶奶深入交流 郭靖 供图
在艰苦开拓的红色精神感召下,蚂蚁排档的成功创业为海岛餐饮业注入了新生因子,极大地提高了海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因红色精神而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也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壮大。蚂蚁岛人用自己的智慧,探索出了一条推进渔村振兴的新路径。
传统现代结合 养殖预制并举
蚂蚁岛的致富之路离不开虾皮生产及渔网、草绳、麻绳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其中“虾皮共富工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践团成员走进共富工坊的生产车间,亲身体验虾皮生产和加工的整套流程。成员们了解到虾皮的加工生产并不是简单的烘干、调味,而是要先将杂质清除,再由渔船运回,将其去腥、烘干、油炸,最后调味处理并进行自动化包装。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虾皮生产效率,还可以保留虾皮的鲜美,让虾皮的产品价值显著提升,完成从传统调味品到休闲食品的转变。
除了虾皮生产线,实践团一行还参观了渔网、草绳、麻绳等传统手工艺的制作现场。看着渔网线、草料、麻线在渔民手中逐渐成型,变得结实牢固,成员们惊叹于这一独属于海岛渔民的宝贵财富,纷纷请教学习,并在渔民工匠的热情指导下亲手尝试制作编织。
图3 团队成员体验虾皮生产过程 吴小茅 供图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预加工的产物,近年来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这一创新食品形式不仅便捷高效,也契合现代生活节奏。实践团成员在调研中发现,蚂蚁岛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因此,引入现代化渔业养殖技术,开发特色海产预制菜,也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道路。在蚂蚁岛的街头巷尾,实践团成员化身为“预制菜使者”,结合专业知识耐心讲解,向当地群众普及预制菜概念和推广的想法。成员们的宣传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也激发了他们对海产预制菜产业推广引入的期待。同时,成员们还走访多家饭馆,与老板们深入交流,了解百姓生活现状及餐饮业发展需求,为海产预制菜在当地的推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民以食为天”,食品产业是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成员参观调研了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参观虾皮生产线并深入社区采访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当地海洋渔业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传统产业与现代生产方式的碰撞,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实地中调研,在实践中成长,发青年人独特的“潮声”,做乡村振兴的“实干家”,共同守望那一片蔚蓝色的大海。
图4 团队成员在蚂蚁岛红色教育基地合照 吴小茅 供图
(何思澄 董远涵 傅承宇)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9-05 21:31:06
2024-08-29 21:45:40
2024-08-29 10:55:00
2024-08-26 18:12:1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