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画卷中的青春密码:家庭因素编织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绮丽篇章
为了探索农村地区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现状,研究家庭因素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提高家庭教育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关注度,2024年7月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西安市鸭池口村教育服务团前往当地进行了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情况的调研和非认知能力培养的家庭宣讲。
鸭池口村,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是长安区内最大村落之一,人口较多,村落整齐,村内设施完善。当地教育设施较完善,鸭池口小学,有人数230人,滦镇鸭池口中学,有人数1000人,还有民办幼儿园即将落成,学生人数较多。团队通过“研、讲结合”的形式开展本次“三下乡”活动,通过科普宣讲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不同农村家庭结构和家庭要素影响下下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发展现状,探讨家庭结构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同时帮助农村地区家庭了解非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助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国农村地区是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洼地”,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在多个维度的表现都显著落后于城市同龄人。教育服务团到达调研地后,先对当地村民和孩子们进行非认知能力相关知识宣讲,发放宣传手册。宣讲内容包括对非认知能力的基本介绍、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区别,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培养非认知能力的方法,以提高家长和孩子们对非认知能力的了解。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家庭以主干家庭为主,父母大多在本地工作,这种家庭结构对中小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在家庭氛围与情感支持方面,多代同堂往往能营造出更加温馨、亲密的家庭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中小学生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结和安全感,这是非认知能力中情绪稳定性和社交能力的重要基础,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二,在沟通与表达上,由于成员众多,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年龄段的家人沟通交流,这种跨代交流不仅有助于孩子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的提升,还能让他们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第三,在角色模范与价值观传递上,不同代际的家人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在填写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孩子们也都愿意将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长辈的言行举止,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长辈的榜样作用对于孩子非认知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重要作用。
家庭,作为非认知能力培育的核心场域,其教育质量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西安市鸭池口村教育服务团正全力投身于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征程中,以实际行动促进农村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为农村学子铺设通往梦想与成功的坚实道路。(作者:蔡天悦 倪好)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29 21:45:40
2024-08-29 10:55:00
2024-08-26 18:12:17
2024-08-22 12:07:2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