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魂筑梦,盾构未来”——走进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今年暑期,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2025届毕业班辅导员戴晓琳老师带领学生团队来到江苏省南通市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挂职锻炼、实习走访。在两周的时间里,我们与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相关部门座谈,了解企业、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选聘标准、员工发展通道,赴办公场所、员工食堂、研发基地、生产车间一线进行实践体验,深度感受工作环境与企业文化;确定在企业的挂职岗位,深入了解行业趋势、企业文化、员工发展、人才需求等,学习优秀管理经验,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一、面对面问需于企
盾构机,号称“地下蛟龙”,是基建中的核心装备,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中铁十四局集团,是国内大直径盾构和水下盾构隧道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龙头企业。2021年,中国铁建为响应国家“智能建造”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号召,落户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江海联动示范区成立了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肩负着聚焦盾构装备、掌握盾构机关键技术、实现盾构机全生命周期管控的使命,是实现大盾构研发和大盾构产业链而建立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
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业务涵盖盾构机再制造、维修保养和存贮;其他附属产业(盾构组装拆解、钢结构加工、盾构监造咨询和盾构其它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万吨级泊位码头,可具备40台以上盾构机存放、保养维修、再制造能力,并将依托自有码头及当地区位、政策优势,面向中国铁建内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市场,因地制宜打造物流板块。
2024年7月,2011学院党总支书记米展、院长汤吉海、副院长皋春与辅导员戴晓琳一行赴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开启了“辅导员赴重点企业挂职”活动的序章。公司总经理李东升、副总经理杨伦磊、毛明立、唐亚军,设备物资部、生产部、成本合规(企划)部、科技设计部等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2011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企业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为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我们秉持着“面对面问需于企”的初衷,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认真聆听企业对于当前行业发展趋势的见解,以及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和人才短缺问题。同时,同学们也积极提问,围绕企业文化、职业发展路径、专业技能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点对点服务企业
针对座谈会中企业提出的实际需求,我们迅速响应,制定了“点对点服务企业”的行动方案。一方面,我们依托2011学院的专业优势,结合六个专业的学科背景,就企业关心的技术难题进行专题研讨与咨询,力求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学院与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既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创造了基本条件,也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活力。
我们特别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本次挂职活动期间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通过“真题真做”,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代号1276和1306号盾构机矗立其间、分外吸睛,焊接、组装、测试等工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两台巨大的盾构机在制造完成后,将分别运往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项目和厦门第三东通道项目,穿山入地,化作最犀利的锋矢,助力重大项目顺利完工。学生通过在生产车间的深入实践,了解了盾构机这一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设备从设计、制造到最终调试的全过程。在生产现场,同学们不仅亲眼见证了现代化制造技术的魅力,更亲身体验了焊接工艺的精细、组装流程的严谨以及测试环节的科学严谨。
三、实打实精准施策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挂职实习期间,学生团队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科背景,分别安排到生产线、研发中心及大盾构技术研发中心,深入不同类型的岗位实习锻炼。他们积极请教前辈,与一线工人打成一片。在员工食堂,每一顿午餐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碰与文化的传承,温馨的用餐空间成为同学们与企业员工充分交流思 想、分享感悟的新天地,进一步理解了企业的价值观、使命与愿景,也为即将步入社会、成为职场新人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把课堂设在工厂车间、企业食堂中,让团队成员感慨良多,通过实践活动,有效助力了青年学生成长。
实践团队分类选取了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普通员工等在行业领域工作三年以上的职场人士进行了职业访谈。既访谈了成功的职场人士,也访谈了默默无闻的企业员工,多角度开展了关于行业、职业和公司信息的职业探索,做好了访谈记录,撰写了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生涯人物访谈的对象有高级管理层、公司董事、总经理,他是企业战略方向的制定者,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和决策,了解了公司的长远规划、行业趋势、企业文化及社会责任等;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副总工程师,他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了解了中国铁建在工程技术、盾构技术、隧道建设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突破;有负责重大工程项目、海外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他是项目实施的直接负责人,了解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挑战、解决方案以及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一线技术工人,他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通过他的故事,展现了中国铁建员工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四、结语
教育要与产业紧密结合,了解行业最新动向,以企业的需求为目标导向。作为高校学生,除了要开展基础理 论学习研究、追求真理知识,更要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提炼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资料检索、理 论建模与试验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写在企业车间里,实实在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理 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中国铁建作为从铁道兵转型而来的国家建设巨擘,其33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的见证,更是无数脱下军装、穿上工装的建设者们以铁肩担道义、妙手筑通途的生动写照。这样的企业,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潜力。本次辅导员带队赴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的挂职实践活动,无疑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教育实践探索。师生走出象牙塔,近距离接触并参与到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中,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化理解,更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一次提前预演和宝贵积累。
展望未来,作为2025届毕业班辅导员,我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行业发展的“宣传员”、校企合作的“联络员”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员”,为企业需求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提供“第一手资料”,推进毕业生赴社会不同领域就业。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13 20:33:11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2024-08-06 18:08:24
2024-08-05 20:36:29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