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康牢记初心使命 以真情践行“医者四心”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届中国医师节先进人物风采
谢亘青主任坐诊中询问患者病情。
杨清副主任指导其他年轻医师分析患者影像资料。
彭海峰主任认真给住院患者听诊。
义诊活动中,刘艳宾主任为群众答疑解难。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届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
“医”心向党,健康为民。近年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党建引领,不断深化医者忠心、医者匠心、医者仁心、医者廉心的“医者红”党建品牌建设。广大白衣战士大力弘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牢记健康使命,不断精进技术,真情关爱患者,坚守廉洁底线,涌现了一批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四心”的优秀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中的代表,走近这群“医者红”的表率——
【医者忠心】
谢亘青:忠于人民的健康事业
谢亘青,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从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谢亘青心里就有了他自己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忠于人民的健康事业,忠于自己的职业操守,忠于患者的健康利益。
2019年,谢亘青作为博士专家从湘雅医院引进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他的事业也登上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内分泌疾病,是人体内分泌腺和(或)内分泌组织的分泌功能和结构异常时发生的疾病。作为长期从事内分泌疾病诊疗与科研工作的资深专家,谢亘青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让一些疑难杂症“原形毕露”并迎刃而解。
一名膀胱癌患者在他院经放化疗出院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胃口都很差,特别是吃东西就吐。患者辗转市内多家医院住院治疗都不见好转。
2023年,患者在营养科开药时,谢亘青通过对她的检查,敏锐地发现患者是化疗后继发了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致使患者发生严重的低血压低血糖、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于是,谢亘青带领科室人员对患者进行垂体功能减退的标准化治疗,使功能减退的靶腺的激素得到替代。经过治疗,患者精神状态变得良好,吃饭也香了。
糖尿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2022年,谢亘青率团队建立“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市级中心单位,联合市内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危人群糖尿病筛查与规范化诊疗。由于此项目成效显著,云南、甘肃等省市同行都来谢亘青这里取经。
医者忠心闪耀,健康使命在肩。在市一医院的培养下和通过自己的努力,今年5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谢亘青获评湘潭市2023年总第六批高层次人才。
【医者匠心】
杨清:攻克几多顽症,但凭一颗匠心
杨清,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杨清在大学期间入党,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信念,也铸进了他的心里。
2012年,杨清硕士毕业后来到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工作,2019年被选送到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培养。在此期间他刻苦学习、勤于实践,2022年不负众望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他在美国临床肿瘤研究杂志发表的一篇原创性科研论著,为晚期骨肉瘤肺转移患者带来新希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8万元,是湘潭市卫健系统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作为市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和外科五党支部书记,杨清在工作中将“医者匠心”这四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在院内率先引进脊柱内镜微创技术(UBE)并不断扩大应用范围,让95%的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避免了内固定材料的植入,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患者毛先生因“胸椎黄韧带钙化椎管狭窄并不全瘫”以及脊髓型颈椎病,双下肢麻木乏力。近两年他在省市多家医院求治过,但出于对开放性脊柱手术的恐惧,一直未下定手术决心。
今年3月,毛先生看到杨清的微创手术微信小视频,加上朋友推荐,他找到杨清博士求诊。
通过评估后,杨清主刀给毛先生实施了内镜微创手术,使患者胸椎完全解除压迫,之前症状明显缓解,康复出院。
腰椎颈椎手术由于患处紧邻脊髓神经,被称作是“刀尖上跳舞”,但杨清和他的团队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和精湛过硬的医术,每年完成200例左右平均难度为四级的微创手术,让这类治疗达到了新“镜”界。
攻克众多顽症,但凭一颗匠心。目前,杨清团队完成了湘潭市约80%的脊柱内镜微创UBE手术,技术能力处于湘潭市领先水平。
【医者仁心】
彭海峰: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
彭海峰,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是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亦是彭海峰仁心仁术的生动写照。她常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有技术、有温度的医生。
神经内科的患者常因肢体功能障碍,行动不便,出来看病很不容易。彭海峰充分体谅到这一点,对每一名患者都做到耐心细致的诊查、体贴暖心的安慰。彭海峰医术精湛,找她看病的门诊患者常需排队等候,这时她总是对患者及家属说:“请放心,不看完病人,我不下班。”对远道而来的门诊患者,彭海峰总是尽可能当天完成诊治,免得患者第二天再来。
一个节假日,一名脑出血并脑疝患者需要抢救,彭海峰闻讯后放弃休假,立即赶到科室为患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没有留下后遗症。
一名患病多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因病情逐渐加重而时常感到恐惧和绝望,唯有和彭海峰主任打打电话自己才好受些,对此彭海峰总是有求必应,从没有丝毫不耐烦。有一次患者打电话说“我不行了,要死了”。彭海峰就与这名患者沟通了一个多小时,并及时通知了患者家属。在彭海峰的精心治疗及心理疏导下,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情明显好转。
彭海峰和市一医院一批专家于2020年起连续多年到湘鹤医院进行技术帮扶。这期间,她克服个人困难,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帮助该院开设了神经内科病房和门诊,让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同时她还经常为一些患者代购药品、接送标本,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治疗。
作为内科五党支部书记,彭海峰的医者仁心带动和激励着科室人员和党员干部。科室涌动着一股关爱患者、共抗病魔的暖流,医患之间和谐温馨、积极向上,患者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医者廉心】
刘艳宾:守医者廉心,保患者安心
刘艳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廉洁从医是医务工作者的基本准则,也是一名医生高尚医德的体现。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和内科一党支部书记,刘艳宾时刻履行着“第一责任人”职责,带领科室人员和党员干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从严落实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对患者规范诊疗、倾情关爱,备受患者及其家属赞誉。
践行医者廉心,刘艳宾更是以身作则。
自2020年9月起,刘艳宾和市一医院一批专家在位于锰矿的湘鹤医院进行技术帮扶,以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诊疗基层百姓。三年来她坚持践行“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起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鹤岭镇一名患有慢阻肺、哮喘的老年妇女,长期需要吸服氟替美维进行维持性治疗,并只能到几十里以外市内较大的医院购买。该患者稍事活动就气喘吁吁、步履维艰,长期使用氟替美维对她来说也价格不菲。刘艳宾得知后,帮患者办理了医保特殊病种,每个月先自己出钱在市一医院为患者购好药,然后带到鹤岭镇送到患者手上,指导她规范吸服。在刘艳宾的真情关爱和帮助下,患者的症状大为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今年春节,这名质朴的妇女打了个大红包感谢刘艳宾主任,被刘主任一分不少地退回了。
从医34年来,刘艳宾解除了数不清的患者的“呼吸之痛”,从不收受患者红包。对于少数实在退不掉的红包,她就转作患者的住院、医疗等费用。
作为一名医学专家,刘艳宾深知患者疾苦,总是以丰富的经验为患者精准下药,做到药到病 除,尽量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廉”于律己,大医精诚。作为优秀共产党员,刘艳宾以一颗医者廉心赢得了百姓爱戴,也尽自己的努力推动着行业的风清气正。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谢亘青、杨清、彭海峰、刘艳宾四位优秀专家只是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者四心”的代表人物,医院还有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在不断践行“医者四心”,彰显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责任和担当。未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广大医务人员将进一步弘扬“精于业、诚于心、笃于行、立于信”的医院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守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再立新功!(文/尹义龙 张红斌 袁雯 图/段斌)
责任编辑:熊圆圆
2024-08-13 20:33:11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2024-08-06 18:08:24
2024-08-05 20:36:29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