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学子三下乡|重寻鹤魂探民俗 再舞红旗颂青春
近期,东北林业大学“鹤鸣绿洲·红韵相承”实践团队先后赴齐齐哈尔市扎龙满族村和江苏省盐城市开展主题为“重寻鹤魂探民俗,再舞红旗颂青春”的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
【01】缅怀环保烈士徐秀娟,追忆“鹤魂”精神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满族村,是我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徐秀娟的故乡,也是“鹤魂”精神的起点。徐秀娟与鹤的动人故事随着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由此提炼而来的“鹤魂”精神,也被纳入东北林业大学的精神谱系,由一代代学子感悟传承。
“鹤魂”精神,便是“鹤鸣绿洲·红韵相承”实践团队此次活动的根本指引。团队共同探访了徐秀娟故 居,重温徐秀娟一家三代养鹤人的故事,并采访了扎龙满族村纪检委员关玉娇,从她口中了解村民视角下徐秀娟的故事。在组织委员高俊的介绍下,团队还参观了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龙生态文明文化展览馆,深入了解了扎龙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满族民俗文化传承。


【02】探访扎龙满族文化村,感悟非遗文化传承
团队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展实地调研后,前往满族文化村体验了特色民族风情,并有幸采访了黑龙江省非遗传承人王羽老师,听她讲解满族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满族剪纸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传承。王羽老师表示,她很高兴能用剪纸记录满族文化、讲述满族故事,但满族剪纸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仍需年轻人接续努力。
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王羽老师并参观她的剪纸作品,团队不仅对满族剪纸文化这项非遗技艺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传承人背后的匠心与坚守。满族剪纸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既表达着民族文化的细腻,又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青年一代携手共进,未来,团队希望能在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展现青年担当,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团队还与村党总支书记苍义铎书记进行交流,了解更多满族文化传承背后的故事。苍书记表示,徐秀娟烈士的故事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扎龙满族村参观徐秀娟故 居,并在这里感受满族文化的魅力。这就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一批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建设家乡,为乡村建设和民族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03】深入两处湿地保护区,绿韵启迪生态智慧
为进一步传播环保烈士徐秀娟的动人事迹、了解大众对“鹤魂”精神和满族文化的“鹤鸣绿洲·红韵相承”实践团队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分别进行了采访、调研与宣传工作。
团队成员在扎龙湿地中采访了鄂伦春族小伙、北京小学老师等来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背景的游客,并开展主题宣讲,既科普了徐秀娟的生平事迹和“鹤魂”精神,又得到了多元视角下对于团队实践活动的反馈。

团队成员在盐城丹顶鹤生态旅游区内再次观看到丹顶鹤的放飞表演。据了解,每年将会有400-600多只丹顶鹤(占世界野生种群的30%以上)在盐城湿地保护区内越冬。虽然现在正值酷暑,但游客们来观赏丹顶鹤放飞表演的热情不减分毫。

【04】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国家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革命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不仅承载着新四军抗战历史的厚重记忆,更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重要阵地。

团队成员采访了在新四军纪念馆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了解了更多新四军纪念馆的相关知识,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展开了交流,并作为临时志愿者为游客进行讲解。

“鹤鸣绿洲·红韵相承”实践团队在此次“文化浸润行”中,不仅对“鹤魂”精神和扎龙地区的满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深切深刻感悟到到盐城与齐齐哈尔的土地上的绿色生态文明与红色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实践中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承东北林业大学的优良传统,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展现青年力量。
图:裴悦彤 文:魏凯 任琳琳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2024-08-06 18:08:24
2024-08-05 20:36:29
2024-07-31 21:42:4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