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北京全力应对主汛期首轮强降雨 多地暴雨频发,雨天安全行车请听交警“支几招” 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面向全社会征集奖牌设计方案 江西南昌“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深圳用电负荷首次突破2300万千瓦 辽宁省老旧小区改造“成绩单”亮眼 江苏苏州:“城市充电宝”为夏季用电负荷“减压” 依依古村 焕发新生 外籍“网络达人”架起中外文化交流桥梁 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3110起 国家林草局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试点工作 聚焦防汛抗洪|黑龙江省连续发布多个气象风险预警 七部门发文便利境外人员在国内住宿 北京市场监管领域3年累计免罚近7.6亿元 中俄两军组织实施第8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 四川省乐山一中:筑梦将启航,再忆沫园情 乐山一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乐山一中:告别如梦时光,感恩三年同行 我的一中,难说再见 四川省乐山一中英语教研组肖雪工作室成功开展高中英语建构型阅读 国网新疆物资公司:开展内控检查 强化廉洁监督 国网新疆物资公司:把牢“四关”,强化“八小时以外”监督 法国代表团礼服将亮相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丹阳地区阿尔兹海默症关爱活动 助力养老事业 关爱撒遍人间 泉州海洋学院师生探寻木雕之都,传承非遗文化 探秘天天阅读书店:书海遨游的理想之所 侨福芳草地:定义都市度夏新范式,引领生活美学新风尚 中铁十一局建安公司第2项目部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让“非遗”飞入乡村产业 安庆师大学子将缠花工艺“种”入太湖县 “跨越时空”的服饰文化课堂 安庆师大学子于西冲村展现汉服之美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绿野文旅追梦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 项目启动暨“绿色长寿”社区低碳环保酵素队伍成立 再攀国际高峰!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百灵鸟”合唱团荣获第十七 奥运来袭,海丝腾2000T诠释“金牌”睡眠 以书为友,一生受益;以书为伴,不负韶华——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三 快乐暑假,健康成长——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学生暑期家务劳动实 童心探索 领略科技——邯郸市丛台区荀子实验第三小学暑假社会实 书香润童心,笔墨绘未来——邯郸市丛台区荀子实验第三小学一年级暑 “博”古通今,悦泽童心--邯郸市丛台区荀子实验第三小学暑假社会实 河北涉县:“刚柔并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荔湾区西村街:开展三类单位垃圾分类督导检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收运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儿童安全坐垫”不安全 北京过去三年累计吸引3700家首店落地 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最高检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检察官助理管理 “碳”索美好,绿色“童”行——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一年级学生 德海顿携手小红书知名买手,共赴海外高端SPA奢华体验之旅 全力以赴!迎战台风“格美”! 华彬奥运情缘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集中签约6个重大项目
北京全力应对主汛期首轮强降雨 多地暴雨频发,雨天安全行车请听交警“支几招” 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面向全社会征集奖牌设计方案 江西南昌“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深圳用电负荷首次突破2300万千瓦 辽宁省老旧小区改造“成绩单”亮眼 江苏苏州:“城市充电宝”为夏季用电负荷“减压” 依依古村 焕发新生 外籍“网络达人”架起中外文化交流桥梁 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3110起 国家林草局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试点工作 聚焦防汛抗洪|黑龙江省连续发布多个气象风险预警 七部门发文便利境外人员在国内住宿 北京市场监管领域3年累计免罚近7.6亿元 中俄两军组织实施第8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 四川省乐山一中:筑梦将启航,再忆沫园情 乐山一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乐山一中:告别如梦时光,感恩三年同行 我的一中,难说再见 四川省乐山一中英语教研组肖雪工作室成功开展高中英语建构型阅读 国网新疆物资公司:开展内控检查 强化廉洁监督 国网新疆物资公司:把牢“四关”,强化“八小时以外”监督 法国代表团礼服将亮相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丹阳地区阿尔兹海默症关爱活动 助力养老事业 关爱撒遍人间 泉州海洋学院师生探寻木雕之都,传承非遗文化 探秘天天阅读书店:书海遨游的理想之所 侨福芳草地:定义都市度夏新范式,引领生活美学新风尚 中铁十一局建安公司第2项目部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让“非遗”飞入乡村产业 安庆师大学子将缠花工艺“种”入太湖县 “跨越时空”的服饰文化课堂 安庆师大学子于西冲村展现汉服之美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绿野文旅追梦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 项目启动暨“绿色长寿”社区低碳环保酵素队伍成立 再攀国际高峰!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百灵鸟”合唱团荣获第十七 奥运来袭,海丝腾2000T诠释“金牌”睡眠 以书为友,一生受益;以书为伴,不负韶华——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三 快乐暑假,健康成长——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学生暑期家务劳动实 童心探索 领略科技——邯郸市丛台区荀子实验第三小学暑假社会实 书香润童心,笔墨绘未来——邯郸市丛台区荀子实验第三小学一年级暑 “博”古通今,悦泽童心--邯郸市丛台区荀子实验第三小学暑假社会实 河北涉县:“刚柔并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荔湾区西村街:开展三类单位垃圾分类督导检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收运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儿童安全坐垫”不安全 北京过去三年累计吸引3700家首店落地 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最高检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检察官助理管理 “碳”索美好,绿色“童”行——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一年级学生 德海顿携手小红书知名买手,共赴海外高端SPA奢华体验之旅 全力以赴!迎战台风“格美”! 华彬奥运情缘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集中签约6个重大项目

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资讯

“跨越时空”的服饰文化课堂 安庆师大学子于西冲村展现汉服之美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山路的上坡,几道倩影身着传统服饰,头戴非遗簪花,以身“入景”。近日,安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舞动青春·志愿家乡”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于太湖县西冲村生动展示汉服文化的丰富内涵,让当地孩子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团成员利用午休时间绘制妆面,高盘发髻,穿戴汉服。战国的深衣,汉朝的曲裾,以及明朝的圆领袍,每一种服饰都是对历史的忠实再现。运动康复专业2023级的周点玲身穿大红绣花齐胸儒裙,内搭妃色罗纱对襟衫衣,外披金银云纹牡丹帔帛。“我是首次体验唐制汉服,希望用心地装扮可以为孩子带来完美地呈现。”她表示,期望近距离展示能够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汉服的质感和色彩,提升孩子对汉服及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跨越时空”的服饰文化课堂 安庆师大学子于西冲村展现汉服之美

  头戴簪花,手执披帛,衣袂飘飘……一支古典舞蹈拉开历史课堂的序幕。身着汉服的实践团成员按历史朝代依次登场,她们站定行礼,举手投足间展示着各个朝代的礼仪,每个动作都向孩子传递着中华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在小老师的示范教学下,我学会了战国的恭敬揖礼,汉朝的庄重肃拜,以及唐朝的豪放胡礼。”座位上8岁的朱馨妍双手伸展交握胸前,紧跟老师做辑礼状。“我喜欢汉服的华美精致,看到漂亮姐姐穿汉服走来,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与古人对话。”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服装其实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2(4)班的刘宇凡向在场孩子介绍,战国的服饰以实用为主,反映尚武的社会风气;儒家文化的繁盛引导汉朝服饰注重礼仪;唐朝服饰的多元化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文人社会的生活追求致使宋朝服饰的简约化趋向;明朝的服饰则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汉服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他坦言,汉服融合了华夏文明的精髓,展现着古代华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跨越时空”的服饰文化课堂 安庆师大学子于西冲村展现汉服之美

  “得知小老师要为我们上一堂特殊的历史课,我专门穿来了改良汉服。”8岁的郭善雅身穿一袭改良版鹅黄唐装,头戴明黄缠花发簪,尽显少女的活泼明媚。“以往,我只是被汉服的外观所吸引,如今,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懂得了汉服既有美丽绚烂的外表,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瑰宝。”郭善雅说。

  课堂一角,实践团队长、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专业2022(3)班的唐丽妍拿出事先为西冲村妇联主任曹素梅准备的衣服——水墨竹文印花对襟,内搭暗黑竖纹抹胸。这件改良宋制汉服融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曹素梅换上了“新衣”。“没想到团队会单独为我准备一身汉服,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服饰的魅力,感谢师大学子为孩子带来这样一场生动的汉服展示和教学活动。”曹素梅笑着说。

  此次“跨越时空”的历史课堂将汉服传统元素与社会文化变迁相结合,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当代文化的创新。未来,团队将继续弘扬汉服之美,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汉服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撰稿:杨子娴 马雨扬 摄影:方志健   文字:高伟飞  王玮)


责任编辑:柯鹏

推荐阅读
要感受黔贵大地多彩的民族文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个不错的选择。

2024-07-23 16:21:25

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

2024-07-21 19:02:03

随着气温持续升高,重庆市酉阳县的“避暑经济”也不断升温,来自各地的游客走进山水间,开启形式多样的清凉一夏。

2024-07-18 18:04:59

亚洲开发银行17日发布《2024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将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9%上调至5.0%。

2024-07-17 12:25:17

埭美村位于福建省漳州龙海区东园镇九龙江南溪下游,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距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

2024-07-16 18:43:55

7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让民族团结谚语滋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评论。

2024-07-13 11: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