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防结核,健康伴我行“—合工大学子深入结核第一线开展调研
结核病作为一种传播性强、危害性大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为提升防治肺结核宣教实效,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力量,7月8日,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合肥市蜀山区“防治结核,志愿有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生一行6人,分别赴安徽省胸科医院和合肥市包河区疾控中心开展“携手防结核,健康伴我行”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
追本溯源:防治结合小知识
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胸科医院,结核一科医师鲁未受邀参与采访。针对“现在还有结核病吗?”“得了结核病能谈恋爱、结婚、生育吗?”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后是不是就不得结核病了?”等问题,鲁未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耐心进行回答,给大家讲解了当下结核病的热点问题。实践队员详细记录采访中的问答内容,并与医生反复确认。调研中,实践队员对“什么是肺结核”“肺结核防治的要点”和“对肺结核的误区”等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明确,并为今后开展校内外防治肺结核宣教志愿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队员采访鲁未医师 王青山摄
展望未来,结核病的防治任重道远,消除结核病需要解决多个科学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干预、诊断与筛查、更有效的药物化疗、耐药监测与精准短程治疗干预等。在此鲁医生希望有更快速、准确的诊断工具,通过改进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能够早期发现感染,从而及时治疗,防止疾病传播,使结核病不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深入探索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为新药物研发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有益的治疗方案。鲁医生表示医务工作者正在全面提升结核病“诊、治、防”水平,通过研究成果在临床网络终端的转化与推广,实现我国结核病“两率”显著下降指日可待。
精准防治:防核宣教在路上
经过短暂的休整,当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合肥市包河区疾控中心。团队成员受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双方就“防治肺结核”这一话题进行座谈。

实践队员采访孙宇科长 郭泽资摄
结核科科长孙宇参与座谈。座谈中,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葛永莉将学院开展防治肺结核宣教的工作和近三年申报安徽省“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项目的情况进行简要介绍。随后,实践团队成员就志愿活动开展中存在的困惑与对方进行深入交流。孙宇详细介绍了肺结核的发展情况和基本防治措施,并分享了疾控中心在防核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安徽省内目前推广的电子药核,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人员对患者全过程治疗的信息化管理。与此同时,他指出目前防治肺结核工作仍存在瓶颈,随着信息传播平台的建立,人们能够及时了解防核工作的部署与走向,但对于具体的工作落实,仍存在宣教不到位和无法顺利开展的情况。以“预防性服药”工作为例,许多人对预防性服药存在误区和抵触心理,阻碍了相关政策的推广和开展。座谈最后,孙宇表示做好大学生群体防治肺结核的宣教十分重要,并与实践团队达成疾控中心与学校长期合作的共识。
服务奉献:青年力量在行动

实践团队赴合肥市疾控中心 王青山摄
志愿服务行动永不落幕。此次实践调研是该学院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团队思想内核、知识储备和服务实效的重要环节,对后续的志愿防核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与医务工作者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近距离接触,切实拓宽了实践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加深了对防治肺结核宣教现状的了解。持续不断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预防措施的实施刻不容缓。本院实践团队计划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实施具体的工作计划及采用多样化的宣传形式,为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防治意识做出贡献。“防”“治”不分家,预防在路上,食生学子始终以“大健康”理念为指引,秉承“食安家国,药济民生”的理念,以勇担社会责任为己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合肥工业大学 都磊 廖婵新)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17 12:25:1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