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两岸文创人士杭州共话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七届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正式开营 乡野之行,遇“践”青春——暑期社会实践,探寻乡振未来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学子“三下乡”:青春筑梦乡村振兴,簕菜田 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中区湖南省)2024年全国露营大会在郴州举 FAST之夜 ● 富士曼空气能FAST系列地暖空调震撼上市 金陵风骨•其命惟新——2024江苏省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长沙站)”在 岁月雕刻非遗魂,文化传承显匠心 绘涂绿色,理念宣讲——池州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建设 医行福鼎惠民生,学探赤溪促振兴——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医点 大湾区乡土文化浸润田园:乐乐乐艺术团粤曲粤韵“声”入中山乡村 忆往昔,晓前路|法学院“红色磐石”服务团寻访闻一多纪念馆 好医生集团:千年中医药的向“新”而生 特一药业与惟一健康达成数字化营销战略合作 即刻出发!武汉百联奥莱携手木兰不夜城开启消夏新模式 星火接力,红心筑梦——南京工程学院学子社会实践在行动 天后容祖儿压轴登场本年度新濠尊属系列演唱会 白欣彤竹笛音乐会圆满落幕,奏响艺术华章 “峨眉女团”崛起,秘笈在此 屋顶种上“新作物” 太阳一出就有收入 新职业·新动能丨当AI客服训练师是种什么体验 洪灾后,如何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芜湖,传统制造业强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福建建阳:宋韵古街里的“研学热” 河南林州:太行深处藏清凉 叙利亚军方:以军空袭叙首都致1死3伤 腾讯讯:揭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起真实的构陷诈骗案例真相 广州市公安花都区分局警员黄永桂申诉20年终迎开庭审判,正义或将迟 当环湖赛“邂逅”最美青海 我国科研团队在交流电合成化学领域取得新突破 我国乙型肝炎及相关癌症发病率逐年下降 彭州市九尺小学2024年暑期托管一周回顾 彭州市敖平中学召开“学校发展”专题座谈会 彭州市延秀小学召开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总结大会 彭州市延秀小学举行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 中国临港经济发展向新发力 曙光·羽霖—“文润新乡”阳光夏令营在雅安市天全县思经镇大河村 2024健康中国行食育进校园——“为梦想加油”主题公益活动启动仪 中国航运业持续向好增进国际贸易合作 江苏口岸上半年入出境外籍旅客大幅增长 质量标准比欧美日更高!斯利安叶酸片凭什么成为行业标杆? 长江上的暖心“水上公交” 湖南华容团洲垸内积水累计下降56厘米 重庆部分区县升级或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民政部要求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互联网+监管”模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社会实践:访谈回响红色故地、总结展望未来 湖工商学子“三下乡”走进德荣:拥抱数字化,赋能供应链 法润乡野间,安行走万家——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普法筑梦实践队赴白箬 承苗情启新梦,扬研学织未来 2024年荔城区荔枝文化美食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动
两岸文创人士杭州共话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七届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正式开营 乡野之行,遇“践”青春——暑期社会实践,探寻乡振未来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学子“三下乡”:青春筑梦乡村振兴,簕菜田 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中区湖南省)2024年全国露营大会在郴州举 FAST之夜 ● 富士曼空气能FAST系列地暖空调震撼上市 金陵风骨•其命惟新——2024江苏省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长沙站)”在 岁月雕刻非遗魂,文化传承显匠心 绘涂绿色,理念宣讲——池州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建设 医行福鼎惠民生,学探赤溪促振兴——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医点 大湾区乡土文化浸润田园:乐乐乐艺术团粤曲粤韵“声”入中山乡村 忆往昔,晓前路|法学院“红色磐石”服务团寻访闻一多纪念馆 好医生集团:千年中医药的向“新”而生 特一药业与惟一健康达成数字化营销战略合作 即刻出发!武汉百联奥莱携手木兰不夜城开启消夏新模式 星火接力,红心筑梦——南京工程学院学子社会实践在行动 天后容祖儿压轴登场本年度新濠尊属系列演唱会 白欣彤竹笛音乐会圆满落幕,奏响艺术华章 “峨眉女团”崛起,秘笈在此 屋顶种上“新作物” 太阳一出就有收入 新职业·新动能丨当AI客服训练师是种什么体验 洪灾后,如何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芜湖,传统制造业强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福建建阳:宋韵古街里的“研学热” 河南林州:太行深处藏清凉 叙利亚军方:以军空袭叙首都致1死3伤 腾讯讯:揭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起真实的构陷诈骗案例真相 广州市公安花都区分局警员黄永桂申诉20年终迎开庭审判,正义或将迟 当环湖赛“邂逅”最美青海 我国科研团队在交流电合成化学领域取得新突破 我国乙型肝炎及相关癌症发病率逐年下降 彭州市九尺小学2024年暑期托管一周回顾 彭州市敖平中学召开“学校发展”专题座谈会 彭州市延秀小学召开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总结大会 彭州市延秀小学举行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 中国临港经济发展向新发力 曙光·羽霖—“文润新乡”阳光夏令营在雅安市天全县思经镇大河村 2024健康中国行食育进校园——“为梦想加油”主题公益活动启动仪 中国航运业持续向好增进国际贸易合作 江苏口岸上半年入出境外籍旅客大幅增长 质量标准比欧美日更高!斯利安叶酸片凭什么成为行业标杆? 长江上的暖心“水上公交” 湖南华容团洲垸内积水累计下降56厘米 重庆部分区县升级或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民政部要求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互联网+监管”模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社会实践:访谈回响红色故地、总结展望未来 湖工商学子“三下乡”走进德荣:拥抱数字化,赋能供应链 法润乡野间,安行走万家——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普法筑梦实践队赴白箬 承苗情启新梦,扬研学织未来 2024年荔城区荔枝文化美食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动

您的位置:首页 > 乐活

“峨眉女团”崛起,秘笈在此

新华社成都7月14日电 题:“峨眉女团”崛起,秘笈在此

新华社记者余里、李丽、董小红、杨进

仲夏蜀中,林木葱茏,云蒸霞蔚。

峨眉山市往北约两公里的飞来岗上,坐落着一座依山而建的大庙飞来殿。十来名身着“峨眉青”劲装、手持峨眉剑/刺的妙龄女子步履匆匆,径直推开厚重的朱漆殿门,眼前一殿高过一殿,竟别有洞天。一直抵达最深处的清虚园,这群侠女才散开,各自演练起来,声声娇叱瞬间刺破了青山翠谷、广宇古刹的幽静。剑气纵横,拳拳生风,一招一式似柔实刚,恍如峨眉派重现江湖,又似一幅鲜活的水墨画。

飞来殿,是今年爆红的“峨眉派女子功夫团”日常训练和拍摄之地。

“这里古建筑壮观雄伟,上镜很出片,跟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想法很适配。”功夫团创始人凌云说话中气充足,如果不是衣襟汗透,根本看不出来她已连续进行了5小时的武术拍摄。

“非遗传承人”成顶流“网红”

凌云,4岁习武,8岁评上国家二级运动员,10岁独自从家乡雅安辗转至乐山,前往大佛文武学校,系统学习峨眉武术。22岁那年,经过严格选拔,她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峨眉武术”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传承人固然荣耀,但并不出圈。

凌云最早走红全网,还是在疫情期间的2020年,源于一段主打反差感的短视频——穿着居家服下楼倒垃圾的普通女孩,忽然长剑出鞘,剑气如虹,尽显高手之风。

这个和朋友一起拍摄剪辑的30秒短视频连上好几个热搜,让凌云觉得“很神奇”,也让她深刻意识到现代传播手段在文化推广中的重要性。

“我必须把这个流量真正用在推动峨眉武术上,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峨眉武术的历史相较于少林和武当一点都不短,并称为中国的三大武学流派,这些历史和文化需要被更多人了解和传承。”凌云因此有了更明确的目标——继续利用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弘扬峨眉武术。

她做到了。在签约公司三人行影业的帮助下,“峨眉凌云”目前活跃在抖音、微博、B站、快手、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全网粉丝量3500万,单个话题播放量25.2亿,仅抖音账号就有1300余万粉丝。

这些极具观赏性的武术短视频通过互联网流传到海外,收获无数惊叹。在“外国人看峨眉凌云的反应”这条抖音话题下,国外网友们踊跃留言,称赞她“真人版的花木兰”“仿佛在空中起舞”“太美了”。

美是有代价的。三人行影业副总经理李洁瑜说,参考一下港片的武打镜头就知道,武术拍摄非常耗费体力,风险也远高于一般性拍摄。要行云流水,要灵动飘逸,要惊险刺激——好看与安全之间,存在天然冲突。

“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在提前跟导演和拍摄团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一点点抠。”顶着快把人晒晕的烈日,这群华服严妆的女侠们每个动作都“抠”到极致:一个抱拳的动作,凌云比划了数十遍,不停跟摄像师确认,哪个角度更好看。

“上午拍得快中暑了,下午接着来”“刚才有个踢腿的动作高度不够,再来”……一天下来,小姐妹们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因为长时间手握武器,凌云手上、脚上全是老茧,双手的虎口比常人深许多,指关节也明显粗了一圈。

金庸武侠世界的“她力量”变现

因为师出峨眉,凌云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当代周芷若”——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

这正是三人行影业希望看到的。“提到峨眉,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峨眉派,那为什么不干脆打造一个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世界呢?”李洁瑜说。

但对于组团与否,双方最初并非意见完全一致。

组建“峨眉派女子功夫团”是凌云和她师父、四川武术协会执行主席任刚的夙愿。“要让峨眉武术走上更广阔的舞台,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真正延续下去,靠我一个人是不够的,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看看少林就知道,一定是靠众多少林弟子才有今天的声望和地位。”凌云说。

但商业需要现实的考虑。人从哪儿来?未来能否实现商业化?市场前景在哪里?公司和团队考虑和权衡了足有一年多时间,最终下定决心的理由有三点。

首先,大众对峨眉派一众女弟子的印象根深蒂固,甚至很多游客对峨眉的认知就是郭襄、周芷若等金庸小说形象。“可以说我们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期待。”李洁瑜说。其次,以少林武当为例,以往传统武术以男性形象居多,峨眉女团恰恰走了差异化路线。再次,近两年“又美又飒”的女性形象崛起,“她力量”成为当代潮流,这给了团队很大的信心。

一切都顺理成章。4月29日,第四届峨眉武术传承大会如期举办,中国首支峨眉派女侠团也正式成团,“95后”的凌云带着8位“00后”小妹妹,出道即巅峰。

功夫团的视频一经推出就“火”了起来,10天后全球播放量已超10亿。“我们当然是有信心的,之前就觉得能火,但确实没想到这么火。”回想起来,李洁瑜依旧感慨,“当你诚心诚意投入一件事时,会发现全世界都在帮你。”

尤其是外交部新闻司前副司长、发言人汪文斌在社交媒体平台X(原推特)上为“峨眉派女子功夫团”点赞,引来国内外300多家媒体纷纷报道推送,为功夫团的热度又添一把火。

金庸江湖的“她力量”变现了。

而功夫团的成员中,就有金庸迷。“我小时候就喜欢看金庸小说,尤其喜欢小说中的峨眉派,没想到长大后会梦想成真。”24岁的刘巧来自重庆,在成都体育大学武术系学习。

同样24岁的河南姑娘田超并非武术科班出身,但她的舞蹈专业功底让动作在镜头里更有美感。为了掌握峨眉武术速度快的精髓,田超日常需要在腿上绑沙袋负重练习,但“看到成片效果这么美,这么多人认可我们,觉得很有价值”。

李诺菲是功夫团里年纪最小的姑娘,还在上海体育大学读书。20岁的腼腆姑娘谈起峨眉刺却滔滔不绝。这种很“峨眉”的武器由女子发簪演变而来,最初出现在明末,为水战中使用的短兵械,后改为陆上应用。使用时,将圆环套在中指上,运用抖腕和手指拨动使其快速转动,“可帅了”。

传统走出去 先要“潮”起来

时尚、跨界——这是李洁瑜总结“峨眉派女子功夫团”从传统武术界出圈的最大秘籍,也成为她们区别于少林武当弟子的最鲜明标签。

“简单说,就是让人感觉传统也能很‘潮’。”她说,“我们的短视频之所以受年轻人追捧,是因为在传统武艺的基础上,跨界融入了舞蹈、音乐和时尚等不同元素。”

服饰造型也主打一个融合:凌云佩戴的耳骨钉,就是复古款式加现代设计的“新中式”,皮腰带也如法炮制。另外,发饰会在马尾上用银色脏辫来点缀,复古中带着一丝酷飒。

凌云认为,与不同领域艺术家们的跨界合作,丰富了峨眉武术的内涵和外延,不仅赢得了大量流量,作品更以短视频、短剧的形式出圈,让历史链接现代,让传统共情时尚。

人红是非多。网上也有人质疑功夫团只是博眼球,没有传承传统武术的精髓;有人认为她们过度商业化,失去了武技的本质。对于质疑,自小练武的凌云自有洒脱和韧劲。“说真的,我们不怕。每天都有新的压力和困难,但每天都会过去,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坚守的信念,是通过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经典永流传,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潮流。在创新这一点上,凌云和师父任刚与公司的理念一致。

年过花甲的任刚又老又潮。他曾经教育凌云,“传统文化要用最具时代感的眼光去看待”,这句话被凌云奉为金句。

多次失败和骨感现实也教会了团队一个道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只还原,一定要创新。“你觉得好没有用,一定要市场认可、年轻人喜欢,才谈得到传承。要顺应当下的潮流,用更具时代感的方式来讲传统。”李洁瑜说。

“非遗非常好,但就要失传了,不可惜吗?传统文化需要更多凌云们,跟不同领域的人去碰撞,去共创内容。”

走红后,凌云和吉叔、碰碰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合作拍摄的《巴黎中国红》,将武术表演与古筝演奏相结合,把峨眉武术和传统乐器带向世界舞台,海内外全网超6亿次观看。

跨界奇妙多。凌云目前也在为网络游戏提供动作捕捉、参与宣传视频拍摄。“很多年轻人爱打游戏,觉得游戏人物的动作很酷炫,却不知道这些动作正来源于武术。希望通过我的宣传,让他们了解武术也很潮、很酷,也可以练起来。”

通过组建表演团队、打造武术IP、拍摄短视频等形式,凌云团队还在探索推动四川文体旅商产业的融合。“这既是团队发展需要,也是为峨眉和家乡做贡献。”

“团队里都是年轻人,思维在一个频道上。我们很清楚峨眉武术文化的魅力,也想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更多人体会这种魅力。我们希望,从峨眉出发,走向世界。”谈到未来,凌云踌躇满志。

“问津犹有飞来殿,一夜山中出梵音”。深山中,这群神采飞扬的女侠们,正期望随峨眉崛起,带传统出海。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7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让民族团结谚语滋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评论。

2024-07-13 11:50:41

水清苇绿,荷开十里,碧波泛艇,似到苏堤……盛夏时节,白洋淀燕南堤木栈道上,游人来来往往,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眼前美景。

2024-07-11 17:12:26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互联网大会7月9日开幕,大会以“互联三十载 智汇新质变”为主题,回顾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的辉煌历程...

2024-07-09 18:20:22

财政部近日会同水利部下达中央财政水利救灾资金8.48亿元,支持12省(自治区、直辖市)做好度汛救灾相关工作。

2024-07-09 15:41:21

2024年暑运7月1日正式开启,为期6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6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387万人次。

2024-07-05 22:05:12

点一杯以年画为拉花的“财神拿铁”,漫步赏景,一面是山花烂漫,一面是徽式古趣,好不自在。

2024-07-03 20: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