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成功经验,以结合探究平潭综合实验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并有效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工作,福州工商学院的翁烨老师带领“香聚益潭”乡村振兴实践队于2024年7月10日共同前往澳尾村党群服务中心、昆湖村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大坪村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进行了详尽且务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深入平潭地区的实地调研与细致考察,探讨与推动农产品销售发展的策略制定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实践队在大坪村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与台农刘任兴合影留念
2024年7月10日,福州工商学院“香聚益潭”乡村振兴实践队再次前往平潭君山片区台农百香果园创业基地开展实地访谈调研。在与台籍营造师刘任兴访谈中了解到:“黄金百香果”品种是从台湾引进的、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5℃—35℃、相比其他品类百香果甜度更高、其采摘季分为7月下旬、10月、11月中旬三个批次,其中以7月下旬产的果为最佳价格高达20元上下,并且每亩地产量高达3500斤,每个百香果可成长至400g/个。紧随其后,“香聚益潭”实践队成员跟随着(台胞)刘任兴前往果园里,在此处,成排的藤蔓以生机勃勃的姿态攀爬于棚架之上,茂密的绿叶之下,悬挂着一颗颗形态饱满、圆润的果实,其外观极为诱人,令人心生向往。

台农刘任兴带领实践队参观大坪村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造福农民,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是为了农民的利益。大坪村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正积极开展学生研学活动,深化“产、学、研”三者相结合。全国人大代表刘武建议,应当进一步打通高校院所与企业科研人才之间的双向交流渠道,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产学研的协同创新。这一举措将有助于高校专家和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从而为企业注入更多的创新创造活力。使百香果成为连接两岸友谊与共同发展的桥梁,飘散出“致富香”。

实践队成员体验百香果种植程序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辽阔的乡村田野,蕴含着丰富的机遇与前景,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香聚益潭”乡村振兴实践队赴昆湖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深入交流。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了自身产品设计专业的优势,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同时结合农产品形象要求,深入探讨了农产品亟需改进之处。团队后续将根据绿绿鑫合作社的需求,为其农产品进行特色IP打造和品牌建设。

实践队在昆湖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昆湖村党委书记陈玉祥深入交流
陈玉祥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明确指出,对于大学生返乡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举措,他深感贴近实际且极具意义。他强调,当前农村地区正缺乏具备新理念、新思维的人才,而大学生的加入无疑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决策意在鼓励青年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实现乡村与青年之间的“双向赋能”在这一过程中,青年人才将以其独特的活力和智慧,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贡献青春力量,共同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实践队与省级科技特派员台湾农学博士林素芳合影留念
在澳尾村,省级科技特派员台湾农学博士林素芳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火龙果培育基地及准备投入使用的澳美火龙果冷链分拣中心,谈起未来澳尾村的旅游规划,林素芳博士在与实践队成员的访谈中提到:“当初基地装灯带,村民们是不赞同的,是不看好的。”对此林素芳博士认为,火龙果基地不仅作为澳尾村村民的休闲文化广场,更能成为澳尾村的特色产品,随着火龙果基地的完善,将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为澳尾村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响应“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作者:陈灵烨、 陈伟杰 、刘雅艺)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09 18:20:22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