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春游!古人高级装备教你玩儿转户外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
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也是寻春踏青、赏花出游的好时机
对于春游这件事
古人和今人一样兴致勃勃
——且看古人的户外装备
户外最IN单品:木履与木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要外出徒步,一双防潮鞋必不可少
出土于广州的唐朝木履
因深埋于淤泥层中、处于饱水状态
才能穿越千年和我们相见
木履鞋面鞋底皆为木头制成
其底部均有磨损,有的甚至卡进了小石子
可见是当时的日常实用品
专家推测,木履可能套在布鞋或厚袜外使用
有阻水防潮之效
应对的正是岭南潮湿多雨的天气
穿着木履出游,自带“哒哒哒”的音效
一定是回头率最高的“靓仔靓女”
说到古人的户外鞋
绕不过南朝诗人谢灵运设计的谢公屐
据传,谢公屐鞋底安有两个木齿
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使走山路如履平地
“超级驴友”李白曾写下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诗句
实名为这款登山鞋打call
古人烧烤神器:陶鏊与铜烤炉

桃红柳绿间,临水背山处
搭起炉子,烤饼烤肉
这趟春游才算圆满
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时期
先民们便发明了用来烙饼的“陶鏊”
鏊面圆而平,底下带三足
类似于今人摊煎饼的锅或电饼铛
人间烟火气,从古至今抚慰着中国人的心灵

《诗经》里说:“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所谓燔炙,便是烤肉
——烧烤也是古人的心头好
南越王墓出土的烤炉,更是和现代别无二致
其中的铜质烤炉呈长方形,设计巧妙至极
四角微微翘起,防止食物滑落
底部微凹,便于放炭
其下带四个滑轮,可以移动
甚至还配备了用来穿起食材的铁钎、铁叉
以及悬空钩挂烤炉的铁链
4000多年前的“下午茶”容器:陶杯

要吃肉,也要喝饮料
4000多年前的陶杯让古人尽享甘美饮品
这器型,这把手
不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马克杯吗
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就问你服不服
古人垂钓之乐:骨鱼钩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钓鱼既给人收获满满的兴奋
也让人体会凝神静气的安然
是从古流行至今的春游活动
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骨鱼钩
有着距今5000多年的历史
钩尖下磨出倒刺,还磨有拴钓线的槽
说明先民的垂钓活动已具有较高水平
古代“驱蚊”神器:四连体铜熏炉

叮!野外出没,谨防蚊虫
今人喷洒花露水、点蚊香
古人该当如何
广州西汉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四连体铜熏炉
或是不错的选择
熏炉由四个互不连通的小盒组成
炉腹和顶盖均镂孔透气,能燃烧四种香料
可驱蚊,可熏香,一物多用
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备佳品
古代高配“露营”装备:帐构和胡床

热爱自然、崇尚“天人合一”的古人
早就把露营研究明白了
《兰亭集序》记载的不就是千年前
王羲之和“篷友”们露营玩耍的场景吗
河北博物院收藏的西汉鎏金铜帐构
运用子母榫扣合、斜坡凹旋转插头横销等方式
将102个零件结合为一体
搭好后,形成金光灿烂的四阿式顶长方形帷帐
帷帐可随时收拢,便携精巧
可谓古代高配露营帐篷
坐得舒服,才能玩儿得尽兴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胡床不是床,正是古人的小马扎
坐面为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能折叠
“山亭处处挈胡床,不独游忙睡亦忙”
明代袁宏道的诗句
即是古人携着胡床郊游休憩的真实写照
春光好,莺燕舞
着木屐,踏莎行
醉花阴,钓游鱼
宴帷帐,饮流觞
古人的这些户外高级装备,令你心动了吗
监制:卫铁民
策划/制图:朱昊晨 谈昦玄
记者:袁月明 邓瑞璇
文案:朱昊晨
logo设计:谢雨(全国教育书画协会会员)
编辑:谈昦玄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河南分社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出品
特别鸣谢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
南越王博物院
责任编辑:文杰
2024-04-03 18:43:31
2024-04-03 16:12:54
2024-04-01 21:17:5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