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雪: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冬季渐渐深入,小雪节气悄然而至。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时间为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也会有所增加。
早在出自汉代的《孝经纬》中便有对“小雪”的描述:“(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而元代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曰:“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小雪初候,寒气凝结成雪,天上少了雨水,不再折射出彩虹,此所谓“虹藏不见”。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里,“天气”与“地气”总是相伴交合、相互支撑的,由此带来生命的孕育、成长、成熟与衰微。到小雪二候时节,“天气”在上升,“地气”在下降,“天气”与“地气”逐渐相隔,致使生命的状态发生剧烈的变化,充满自然无可抗拒的肃穆感。及至小雪三候,寒气渐深,万物凋零之态尽显,古人谓之“闭塞而成冬”,此时万物皆藏。
农事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从一句句来自全国上下的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小雪节气中蕴含的农事智慧。在黄河中下游,华北地区正值初雪,要抓紧对作物的收获与储藏;在长江中下游,初雪来得迟,因而此时要进行的是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并开始积肥;在华南地区,“小雪点青稻”,正是开始收晚稻的时节。
养生
小雪时节,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以保证充足的睡眠。要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建议外出时,体质弱的人穿高领且护腰的服装。同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习俗
在小雪这个“冬藏”的时节,人们往往会储备冬粮。腌菜是小雪时节中国各地皆有的传统习俗。俗语道:“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雪里蕻、韭菜花、白菜、萝卜、豆角……将它们晾晒、清洗、搓盐、入缸、密封,盐菜杠里装满的不仅是咸淡得宜的腌菜,更是来自家乡的味蕾的记忆。除此之外,小雪时节,南方一些地方会吃糍粑;土家族会杀年猪、吃“刨汤”……这些共同组成了各民族在小雪时节多元的饮食习俗。
对于彝族等少数民族来说,小雪节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令。彝族盛大的民俗节日——彝族年,便是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小雪节气前后几天举办。彝族年,在彝语中称为“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如今,彝族年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小雪时节,各族人民将祈福和感恩融入庆祝活动中,弘扬着自己丰富的文化传统。
“眼看山头月落溪,孤舟一夜宿流水。长波乍急鹤声嘶,小雪已晴芦叶暗。”小雪时节,天虽渐寒,但丰富多元的各民族文化,都在这个时刻迎风绽放,为寒冷的冬日注入了温暖与活力。
责任编辑:王文杰
2023-11-21 20:24:19
2023-11-20 21:44:44
2023-11-17 18:08:22
2023-11-16 20:44:3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