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名师好课”第63站“走进彭州”暨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学科专家进校园”送教活动
为充分发挥成都市名师群体的学科辐射能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研读,10月24日,成都市“名师好课”第63站“走进彭州”暨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学科专家进校园”送教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分会场研讨活动在彭州市葛仙山楠杨学校如期举行。
成都市、四川省初中政治中心组成员、成都七中备课组长肖燕,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常青树”计划学监张绍斌,彭州市研培中心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周雪娟老师莅临指导。会议由楠杨学校教导主任曹光庆主持,彭州市各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楠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汤凤娟致欢迎辞,表达了对与会专家、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并向嘉宾们介绍了楠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情况,她真诚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学习机会,真学善思,共促共进。
接下来是同课异构活动,分别由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彭钰老师和彭州市嘉祥外国语学校施瑞老师带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同课异构展示课《让家更美好》。第一课施老师通过课前的调查问卷,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视频《家》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正确全面理解家庭结构,理解时代的新变化、新苦恼,和大家一起积极主动的想办法为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而出谋划策,达成共识。第二节课彭老师用“家庭树”激发学生对美好家庭的向往;通过“千户万户,各美其美;一家和睦,岁月悠长”两个教学环节,让学生领会如何构建美好家庭,以“万家和睦,国泰民安”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怀,整个课堂情感饱满,引发了学生共鸣。
课后,成都市、四川省初中政治中心组成员肖燕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的展示课。肖老师指出今天的展示课是通过解读教材,基于学情的两种尝试,施老师的课堂是讨论实际问题,彭老师的课堂是打破原生家庭,共建美好家庭,两堂课做到了尊重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触及学生的心灵。
活动最后,肖燕老师以《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常规课教学设计》为题,围绕“核心素养”和“常规课”给老师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肖老师指出:道德与法治课要解决好“学什么”和“怎么学”才能培养好学科素养;教师的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书”,更要“育人”;要求教师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课堂方式;要通过常规课堂解读教材,理清内在逻辑结构,结合时事素材,创设情境,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彭州市研培中心初中道法教研员周雪娟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两位上课老师以生为本,将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传递的是万家和睦,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和中华的孝道文化;专家传递的是智慧、博学、博才,敬业,对教育的赤诚和对三尺讲台的敬畏;听课老师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认真敬业的一种精神风貌。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送教活动的开展,给彭州市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领悟、提高的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彭州市葛仙山楠杨学校)
责任编辑:祁霞
2023-10-25 20:31:42
2023-10-24 18:18:25
2023-10-20 23:38:14
2023-10-20 16:04:53
2023-10-19 22:56:45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