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医患情浓——汶川地震康复人员15年后重回广药大附一院感谢广东“亲人”
回“家”探亲15年萦绕于心的念想
“胡医生、李老师、护长们,我终于又见到你们了!”
“欢迎四川同胞回家探亲!”
9月25日,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的原汶川地震康复人员返院欢迎会上,张泽均与十五年前医治他的医护人员重逢了。会上,张泽均与当年细心医治、照顾过他的医护人员们一起重温一张张当年自己在医院治疗期间的照片,一起回忆、细数当年的情形,说到动情之处更是眼眶湿润。
在欢迎会上,张泽均为医院送上了一面印有“医护热情暖人心,情深似海铭记心”的锦旗,并衷心感谢当年重启他第二次人生的医护人员。他此番回院还带了100箱自己种植的红心猕猴桃,请医护们尝尝,以表感恩。院党委书记林伟成表示:“感动于你的自强不息,感谢你的心怀感恩,医院将永远是你的健康后盾。”
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张泽均到当年住院和治疗的病区等地方参观怀旧。近年来,医院足音铿锵、步稳蹄急,目前拥有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国家中管局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专科4个(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骨科、妇产科),省级重点专科、学科7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口腔科、临床药学)。医院农林下路19号、农林下路40号、中航大厦、宝岗门诊部等重点建设项目有序高效推进。现在,这所融医教研于一体的大型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正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回首往事
仍是满心的感动与感激
2008年,在那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中,张泽均从10多米高空作业的铁架上重重摔下,导致他腰椎、膝盖受伤严重,双下肢截瘫不能动弹,倾覆四溅的铁水也将他的皮肤灼伤。痛苦、恐惧、无助瞬间击倒了这个24岁、曾对自己未来有无限畅想的少年。
2008年5月21日医院医护
到机场接收汶川地震伤员
2008年5月21日,张泽均在母亲的陪伴下,与其他地震伤员一起,乘坐包机来到了广州,随后被广药大附一院接收。刚到医院时,张泽均身心受创,久久无法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非常抗拒治疗。后来,他逐渐了解到,医院为尽全力收治伤员,不仅腾出半个病区设立灾区伤员专用病区、选拔优秀医生成立专家治疗小组,还贴心地给四川同胞安装免费长途“爱心电话”,积极为他们提供合口的伙食服务,为伤员的家属准备住房.....这些点点滴滴温暖了他,让他慢慢打开心扉,放下了防备。后来在医护的尽力医治护理和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下,他重新站立,能自主行走,康复效果令人满意。
欢迎会上,当年张泽均的主治医师胡伶平回忆道,“当时我院是派出了五台救护车到机场,上到飞机舱里去接病人。印象很深刻的是,凌晨2点回到医院时,几乎全院医护都在等候迎接,因为及时接收病人,及早治疗,对灾区伤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年负责总协调后勤服务的原团委书记李春明回忆道:“医院团委当时召集青年志愿者,医院大家很踊跃报名。像泽均这样,他和他的家属我们是提供‘一帮一’的专人跟进服务。当时泽均的伤比较严重,医生建议使用一种进口的药物。但是这个药很贵,为此我们团委通过上级部门和媒体筹款120万,让他和另外一位同样情况的小女孩及时用上了这种药。”
“泽均当时的受伤情况其实是非常严重的,后来能够恢复到使用辅助自主行走,如今家庭美满,一是有赖于当时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非常精准,二是他自己本身的意志力非常坚强,三是要感谢当年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发挥了非常大的能量。”广药大附一院副院长董群伟表示。
“你当时住在靠窗的那张床,眼睛里总是有着忧伤”,口未开,泪已流,吴妙莉是当年负责护理张泽均的护士长,当年那个24岁青涩小伙子一直让她牵挂着。看到他没有被地震留下的残疾击垮,带领当地的残疾青年种植猕猴桃脱贫致富,还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吴妙莉的眼泪中有惊喜、有欣慰。
张泽均回忆起当年,思绪如潮,“是医院和广东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直到现在,他们每一张脸庞我都能够依然清晰地记得,他们专业的治疗、温情的照顾,都转化为了我大步迈向新人生的勇气。医院当时还特别组织我们去二沙岛、情侣路、大学城游览,本来陌生的城市在这一次次亲近接触后变得很温暖。我和老乡们回四川的那天,我回头望了望医院住院楼和照顾过我的医生护士们,心里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回来探望。哪曾想,一晃就是15年之久。”
2008年张泽均出院前为医院送上锦旗
身残志坚
成为创业干事的佼佼者
十五年间,从倒下去到站起来,张泽均曾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过程,但仍一步步努力地走向自己的幸福人生。结婚、生子,2016年成立了好爸爸家庭农场,2021年当选都江堰市十九届人大代表,2022年当选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大会代表。
这么多年来,张泽均坚持走农业创业路线,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利用电商帮助当地乡亲销售猕猴桃,带领残疾人群体30余户成立合作社,积极种植猕猴桃,实现自给自足。好爸爸家庭农场共计种植面积500余亩,其中红心120余亩,绿心和黄心400余亩。他的猕猴桃因为甜度够、价格公道,每年都早早售卖一空。他靠着诚实守信的品质,树立了乡村振兴人才的好榜样。这期间,他和广药大附一院当年治疗他的胡伶平医生一直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近况,把胡医生当成自己的人生导师。在汶川地震15周年之际,他与妻子商量,想返回广州,感谢恩人。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同意。于是,张泽均做了锦旗,运送了100箱猕猴桃,回到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柯鹏
2023-10-20 23:38:14
2023-10-20 16:04:53
2023-10-19 22:56:45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