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曾翔!
读懂曾翔
■蔡秀词
曾翔绝对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当有人称赞曾翔的书法时,必有人站出来反对;当有人贬斥曾翔时,站出来为其辩护的同样大有人在。然而,真正读懂曾翔书法以及曾翔所作所为的又有几人呢?
据本人观察,对曾翔书法持赞赏态度的大多是书法圈内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书家,这些人在艺术上具有求新求变的心理。而对曾翔持负面评价者多是年长的书家和圈外人。那些年长书家要么成名已久,竭力维护其名家地位,要么思想趋于保守,打着守护传统的旗号,对一切创新的事物都拒之门外。持负面意见者更多的是圈外人,也就是“吃瓜群众”,他们对书法的欣赏和理解全凭个人好恶。
曾翔为何能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书家呢?书法自成为一门艺术,历朝历代均有大家出现,而这些书法大家,无一不是根植传统,然后做过或小心或大胆的尝试。先不说曾翔能否成为此类影响后世的书法大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曾翔无疑同样在做此方面的尝试。字的结构、情感、墨色、势态等,除了前人的作品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变化?在曾翔看来答案是有的。就像所有的试验都有成功和失败一样,在曾翔的尝试中,时有惊艳之笔,也时有怪异之处。而出现怪异字体,往往会招致非议。创新者在此看到了变化,保守者盯住了怪异。两者均将个人的观察放大,形成针尖对麦芒的态势互不相让。
想象力缺乏如今已成为阻碍中国艺术发展的通病。曾几何时,科学家往往从诡异奇特的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开发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产品。就拿如今热门的“量子纠缠”试验来说,其理论完全与艺术作品中描述的心灵感应同出其理。更不用说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种种奇思妙想,如今多已变成现实。而现在的情况却是,艺术已经被科学抛到九宵云外。这也是包括书法在内的其他艺术越来越边缘化的原因所在。
曾翔 全国第八届中青展一等奖作品
让我们再回到曾翔的书法上。除了将曾翔冠之“丑书”书家之外,曾翔还是“吼书”的代表。如果说艺术是某种情感的表达的话,书法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从《兰亭序》中读到了飘逸,从《祭侄文稿》中体味到了悲愤,从弘一法师的作品里看到了禅意。同样,我们当然也可以从曾翔的众多作品中感受到各种情感表达,或淡雅,或稚拙,或激昂,等等。
当然,有人将曾翔的“吼书”看成是博人眼球,增加关注度,从而提高其作品销量的“作秀”。是否有某种利益驱动不得而知,但我想这绝不是曾翔“吼书”的初衷。
与曾翔交往,你会发现曾翔是具有幽默感的人。他的幽默里往往带有北京人自嘲的成分。将幽默或者说戏谑的感觉带入书法之中,是曾翔又一尝试。曾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好玩"。他给求字者常题“好好玩”“高兴万岁”等。曾翔在书写此类作品时竭力表现出“玩世不恭”的一面字形憨态可掬,线条飘逸稚拙。曾翔还常搬出清代著名书法家赵之谦的话为自己的书法实践佐证,赵说有两种人的书法写得好,一种是“三岁稚子”,一种是“积学大儒”。写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来,这或许正是曾翔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曾翔,号一夫、曲堂、木木堂、三牖竹榴斋。1958年出生,湖北随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艺委会副主任,湖北书法院副院长,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艺术委员会主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今日鉴藏美术馆艺术顾问。
责任编辑:李玥
2023-03-02 19:01:38
2023-03-01 16:50:24
2023-02-24 18:45:45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