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县级医院首例!常宁市人民医院成功为81岁患者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近日,常宁市人民医院介入治疗中心成功为一名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系统,该院心脏心律失常介入(器械植入)治疗技术再升级。据了解,这是衡阳地区县级医院首例完成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该项技术开启了常宁市心脏起搏治疗技术新领域,为周边县域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更高效、创伤小的治疗选择。
81岁的欧爷爷患冠心病、高血压多年,日常生活中常感觉喘不过气、呼吸费力,最近因症状逐渐加重来到该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住院治疗。医护人员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后,发现患者心率最慢仅35次/分钟,有阵发性室速、室早三联律等,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单靠药物无法根治,必须尽早安装心脏永久性起搏器,避免发生心源性猝死。” 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廖国清解释。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考虑患者年龄大、体质弱、基础疾病多,如果植入传统起搏器,囊袋伤口不易愈合、易发生感染等因素,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手术团队决定为患者安放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系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率。
手术由湘雅医院专家石瑞正教授、常宁市人民医院介入治疗中心主任欧昌元带领介入团队共同完成。植入手术仅用时30分钟,成功将无导线起搏器通过递送系统植入到心腔内部,经测试各项起搏参数理想,患者心率恢复至60次/分钟,头昏、喘息等症状基本消失。
“无导线起搏器只有一颗维生素胶囊大小,手术属于微创技术,不需要开刀,没有皮下切口和囊袋,避免了导线损伤和起搏器囊袋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传统起搏器植入手术风险。”介入治疗中心主任欧昌元介绍。
传统起搏器需要切开胸前皮肤做皮下囊袋,并植入50厘米左右长度的电极,手术创伤较大,感染风险较高。无导线起搏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植入后两到三天即可拆线出院,体外无任何疤痕组织残留,术后双上肢可正常活动、负重,给更多心动过缓的患者,尤其是高龄老人、感染风险高等人群带来了“心”的福音。(通讯员 魏东东)
责任编辑:聂水林
2023-02-01 19:22:16
2023-01-30 18:28:18
2023-01-21 16:17:2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