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京剧名家杜近芳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送别京剧名家杜近芳
新华社记者周玮
4月23日,众多京剧界人士、戏迷与生前好友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送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京剧院艺术风格的奠基者之一杜近芳4月17日22时2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杜近芳1939年开始学戏,1945年拜著名戏曲教育家王瑶卿为师,得其精心调教和言传身授,深得王派艺术的精髓。1949年,杜近芳拜京剧大师梅兰芳为师,受到梅兰芳的悉心指导和精心传艺,艺术上愈加精进成熟。
在八十余载的艺术生涯中,杜近芳以优越的先天禀赋、坚韧的勤学苦练和执着的艺术追求创演了《白蛇传》《谢瑶环》《柳荫记》《桃花扇》《玉簪记》《蝴蝶杯》《佘赛花》《野猪林》《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几十出新编历史剧和整理改编传统戏、现代戏,塑造了大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舞台艺术形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典美、时代感和凸显女性化特点的旦角表演艺术风格,具有委婉幽柔、端庄雅气、清新别致、性格鲜明的艺术风范,大大丰富了旦角表演艺术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拓展了京剧的表现领域。
“杜近芳先生对艺术有着锲而不舍的追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创排了很多剧目,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剧目,都是正能量的作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说,“我深深怀念敬爱的杜近芳老师。”
创排《红色娘子军》时,李维康与杜近芳在同一剧组。“杜近芳老师在改革创新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她的很多戏,大家都在学习、流传。她的戏、她的艺术,我们后辈人会不断传承下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说。
晚年,杜近芳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艺术传承和经验总结上。多年来她倾力培养出一批独当一面的优秀演员和崭露头角的年轻新秀;连续几年为“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学员传授《红色娘子军》《谢瑶环》《白蛇传》中的经典片段……
杜近芳曾饱含深情地说:“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让我以文艺服务人民,我从一个旧社会的艺人成为人民的艺术家,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可惜,我做得太少,还很不够,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会放弃对京剧的追求,因为我太爱我的事业了!”
一辈子活在京剧里的传奇人生,正如《杜近芳口述实录》所说:生于乱世,长于治世,成于盛世,流传后世。
责任编辑:文杰
2023-05-06 21:04:04
2023-05-04 18:34:17
2023-05-04 16:35:39
2023-05-02 11:56:02
2023-04-30 22:34:32
2023-04-29 16:30:4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