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公益行第二期青团制作活动举行
清明至,青团香。清明节之际,为营造友好互助的党群氛围,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和习俗,2021年4月2日,由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高洪社区主办、成都高新区安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2020年社区保障资金项目——“红色高洪·先锋领航”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红色公益行第二期青团制作活动圆满结束。
青团原材料之一的清明菜来源于菊科植物鼠耳草的嫩苗。清明菜又名佛耳草,亦名鼠耳草,江苏苏南地区叫“寒食菜”,福建称白芒草、黄花曲草。江浙闽地区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团,香糯可口。青团的做法是先将清明菜放入大锅煮烂,再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面胚,摘成每个大约重75克的面团,搓成长条,逐个按扁,包入豆沙馅等馅料,捏拢收口,搓成圆球,即成青团生坯。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生坯,上锅蒸约15-20分钟至熟,再在青团上涂些芝麻油即成。
活动中,红蜂党员志愿者和社工提前准备好制作青团的材料,等待左邻右舍的到来。取适量和好的面团做成面剂子,揉搓成球,用手指按压出凹槽,装入馅料。“把馅填进去,用手捏起来,表面揉光滑。”红蜂党员志愿者向邻居们讲解着做青团的方法和技巧。
大家一边做,一边拉着家常,分享着自家的开心事,活动现场亲如一家、一片祥和。不一会儿的功夫,各种图案俏丽的青团就成型了,整齐的摆放在了盒子里面,有些盒子上多了个小标识,那就是高洪社区的logo,“高洪牌青团”诞生咯。蒸制完成后,热气腾腾中,清香气息扑面而来,油绿如玉、软糯绵柔的春天印象就藏在这小小青团之中。大家坐在一起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咬一口下去,豆沙馅甜而不腻、肉馅肥而不腴。
不爱吃馅料的居民朋友可以将生胚面团带回家按压成饼,放入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随后锅中加开水,根据喜好加白糖,不断搅拌收汁使糖浆裹在团子表面,尝一口,丝丝甜蜜在口中蔓延。
青团飘香,春风送暖,情满高洪。此次活动传承了传统美食的手艺,找回了熟悉的清明味道,让高洪社区的居民们感受到党群之间的温情。
责任编辑:文欣云
2023-05-06 21:04:04
2023-05-04 18:34:17
2023-05-04 16:35:39
2023-05-02 11:56:02
2023-04-30 22:34:32
2023-04-29 16:30:4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