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双一流”高校与山东企业、地市签订合作协议 省会经济圈校企地合作联盟初见成效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9日讯 今天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一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成效。10月14日,第十一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首届山东人才发展大会在济南开幕。期间,济南市举办了省会经济圈校企地合作论坛,组织成立了省会经济圈校企地合作联盟。下一步,济南市人社局将发挥省会经济圈校企地合作联盟的平台优势,细化三方合作内容和合作重点,深入开展交流互访、协同合作,推动实现共赢发展。
据了解,省会经济圈校企地合作论坛以“选择齐鲁 共赢未来”为主题,邀请了全国27所“双一流”高校就业中心主要负责人、28家知名企业代表、省人社厅、省会经济圈7市组织人社部门负责人参会,共商人才发展与合作。论坛期间,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与国内知名高校、省内重点企业联合成立了省会经济圈校企地合作联盟。借助联盟力量,校企地三方合作初见成效,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6所“双一流”高校与浪潮集团、山东三箭集团等省内10余家知名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7家“双一流”高校与济南、泰安等市签订了《高层次人才战略合作协议书》。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富基在发布会上表示,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开展人才交流对接是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充分发挥省会城市核心引领作用,济南市以“海洽会”开幕为契机,高标准定位,成功举办了“首届省会经济圈校企地合作论坛”。联盟有效整合了“双一流”高校、知名企业和省会经济圈城市各方资源,通过搭建校企地三方互惠互利的高层次人才合作平台,在人才信息共享、创业交流、实习实训、培训合作和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方面实现深度合作,从而构建起高校、企业、地方三方联动的新型互动模式。从长远来看,省会经济圈校企地合作联盟的成立,将充分激发高校、企业与城市的优势资源和发展潜力,形成具有省会经济圈鲜明特色的人才工作新机制,有效促进和推动省会经济圈城市与各重点高校的深度合作、共赢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省会经济圈校企地合作联盟这一优质资源平台优势,细化三方合作内容和合作重点,深入开展交流互访、协同合作,推动实现共赢发展。” 杨富基表示,联盟将加快推进人才信息交流共享,采取交换数据接口等多种方式,打通校企地三方及省会经济圈7地市间高层次人才信息对接通道,打造统一的产学研信息平台,汇聚人才需求、生源信息、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等供求信息,提供精准化人才项目共享检索、匹配服务。同时深入推进产业人才联合培养。聚焦各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精选行业龙头企业,对接高校中契合度高的优势学科,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实训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共同申报科研项目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多领域合作,促进专业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闪电新闻记者 刘少君 报道
责任编辑:文云杰
2023-05-06 21:04:04
2023-05-04 18:34:17
2023-05-04 16:35:39
2023-05-02 11:56:02
2023-04-30 22:34:32
2023-04-29 16:30:4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