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一六六”治理机制 打造“三医”产业示范社区
成都市温江区永宁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成都医学城B区主战场发展定位,立足温江城市新中心发展目标,聚焦“三医”产业,发扬“杏林文化”,强化“三医”营商环境,以经营城市的理念统筹社区的生产、生态与生活,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将杏林社区打造成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社区、宜业宜居宜游的“三医”示范社区。
一、“三医”杏林产业社区建设的定位
2020年上半年,杏林社区通过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合并设立,位于成都医学城B区核心区,是“三医融合”+跨界融合发展的核心区。按照区委“健康产业高地、宜业宜居宜游国际化城区”总体定位,街道在推动杏林产业社区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全面建设“五个之城”(三医融合产业之城、创新开放进取之城、便捷高效畅通之城、天蓝地绿亲水之城、文明和谐幸福之城)总体要求,结合社区当前富集“医药研发、医疗健康及新技术和康养服务”三大业态优势,根据《2020年温江区永宁街道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建设标准》(产业社区9项30条)要求,以医者匠心打造产业社区七大场景,全力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三医”示范产业社区。
杏林社区集聚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大量的财富,但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环境也带来了一些工作和生活难题,如党员队伍建设不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产业人转变为社区人面临融入困难等问题。因此,街道直面产业社区发展的新业态新问题,以党建引领产业社区发展治理,创新“一六六”治理机制,打造“三医”杏林社区,切实解决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难题,成为推动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社区高效能治理和居民高质量生活的必然选择。
二、创新“一六六”治理机制,打造“三医”杏林模式
按照“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发展理念,着力做强一个基础、优化六个体系、探索“六圈”融合,创新打造成都医学城最具代表性的宜业宜居宜游产业社区,形成了“一六六”产业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
(一)做强一个基础:建立产业社区党建引领体系。
社区党组织是产业社区发展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因此,必须建立完善产业社区党建引领体系。一是构建党建联席会议。以街道党工委为主导,社区、园区、商会及各驻地企业单位全覆盖,成立党建联盟,建立定期交流制度,针对本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或对区域发展的看法提出意见建议,共商解决。2019年全年共召开专题会议3次,研究解决问题10余个。二是形成资源共享机制。以党建联盟为枢纽,引导各企业单位联合开展人才培育经验座谈、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相互分享各自筹备举办的会议、活动信息,支持其他单位主动加入参与联办,实现业务合作良性互动,共筑发展平台。三是创新社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产业社区党组织的“轴心”和“龙头”作用,深化双圈双创行动,引导园区企业50余名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成立三医企业联合党支部,培育社区自组织,构建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社区治理体系。
(二)优化六个体系:建设产业社区“三医”生活场景。
围绕打造“三医”产业社区的总体目标,永宁街道从持续优化产业社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着手,大力营造“三医”生活场景。一是优化政务服务配套体系。杏林产业社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为辖区驻地企业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在八一路探索建立“1+N+X”服务企业模式,打造成都医学城B区党群服务站、政务服务微中心等服务平台为政务服务一条街,实现政务服务在街区中配套集成。二是优化公共服务共享体系。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医疗资源,打造“15分钟健康生活圈”,着力实现“居民就诊在小区”。同时加快商业综合体逸都城和永宁农贸市场建设进度,联动各楼盘物业,促进闲置商铺尽快招租入驻,布点银行网点等生活类配套,提升区域内居民生活便利性。三是优化生活场景营造体系。强化打造多场景叠加的产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蓉城驿站,以“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商业化逻辑”为指导原则,探索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市场化运营,加快培育品牌化、智慧化服务项目。杏林社区党委将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之家等阵地向园区企业开放,吸引园区三医人才参与体验便捷舒适的生活服务,提高三医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深与杏林社区的情感共鸣,在党群服务中心旁打造迷你版的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场景——“颐乐•时光道”,集中名医就诊、诉求收集、灵活就业、爱心助餐等功能,提升社区生活性服务品质,营造“家门口消费场景”,打造社区经济生态圈,不断提升“三医”杏林的宜居宜养品质。四是优化园区人才交流服务体系。在党员之家建立学习园地,组织企业“两新”支部和普通职工召开“大学习、大讨论、大调 研”、健康大讲堂等22次主题党日活动,参与党员及企业职工约1300人次。有效增强“两新”支部党员的爱党爱国情怀及企业单位和人才骨干对产业园区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五是优化民生诉求响应体系。全面推行“有事你找我”责任运行机制,以深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落实街道、社区、园区、“两新”党支部、党员干部等“我”的责任,制定居民关心、生活操心、邻里揪心等“事”的清单,搭建线上线下“找”的渠道,严格“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定期开展民生诉求综合分析,研判发展趋势和诉求重点领域,力求在最小层级、最短时限,以最佳方式回应群众诉求需求,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推动社区发展治理扩面提质。六是优化专业培训服务体系。杏林社区借助园区内优质的专业力量,联合区级部门、各大高校、医学城管委会等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免费举办专题培训讲座、走访入户义诊等活动11场,为本地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再就业机会和康养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三医产业发展的优势,以更好地支持成都医学城产业功能区建设,进而夯实“三医”杏林的宜业基础。
(三)探索“六圈”融合:建设产业社区协同发展模式。
聚焦“三医融合”的产业特色要求,杏林社区积极探索“六圈”融合,建设产业社区一体化发展模式。一是党员连成示范圈。依托产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党群特色活动,为党员提供政治生活场景,强化社区党员管理;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生产标兵、技术之星等争创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示范,强化产业社区的党建底色。二是企业连成发展圈。通过联合组织生活会、党建主题沙龙、主题党日等活动,创新“党建搭台、企业唱戏”模式,为企业搭建党员联学、队伍联建、事务联商、问题联解的“四联”平台,强化企业间协作共生;党组织牵头引导企业职工树立“社区人”意识,积极参与产业社区的发展治理,培育构建新型企业邻里关系。三是产业连成生态圈。积极推广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有效做法,为入驻企业精准匹配所属产业链党组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发展联动、互利共赢;强化龙头引领,实施“双龙头”培育计划,把龙头企业培育成党建示范点,增强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党建引领力、发展带动力。四是资源连成服务圈。聚焦企业职工需求,创建集成的服务阵地、多功能服务区,设置政务服务街区、“颐乐•时光道”等功能区域,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务代办服务和生活性配套服务;整合区级部门、群团组织资源,通过打造专业的服务团队,引入社会组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常态化益企配送服务,形成园区管委会指导、业主单位负责、职能部门配合、社区企业参与、三方公司运营的现代产业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五是四区连成平安圈。建立以“社区+园区+校区+小区”四区联动的联席会机制。通过三医创新中心、电子科大三医+AI创客空间等,创新大统筹思维,发挥大联动优势,以“党建联盟”为基础,以“人才互动、平台共建、活动共融、机会共享”为重点,积极搭建“社区、园区、校区、小区”四区联动、多元协同治理的工作架构,推动社区治理纵深发展,促进产业社区建设提质提效。六是党群连成同心圈。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工、青、妇、残等群团资源,积极引导同步建会,协同开展联谊活动,不断增强归属感;以辖区三医企业为依托,以“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新经济”为方向,邀请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社会名流等,突出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开展圆桌对话,针对当前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困难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联合区知联会、新联会等多方力量,向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渠道众多的优势,积极参与温江城市新中心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招才引智、献计出力,画好同心圆。
三、推进人城境业高度融合
建设产业社区的关键是促进功能复合、职住平衡,促进人城境业和谐共融、互促发展,推动产业社区建设提档升级。一是促进人城融合。突出文化融合归属,打造辖区内青年之家、社区书吧、田园花篱绿地公园等供产业人群使用;定期开展三医大讲堂、“爱心义诊•共筑健康家园”义诊服务、在五月玫瑰园开展“工匠音乐之夜”、“走进成都医学城 共话三医人才小镇”等特色活动,打造便捷舒适、特色优质的生活服务,提高认同感和融合度。二是促进人产融合。为增强人与产业的融合度,与园区、东方远景、置信培训学校等单位联动,提高企业员工能力素质与产业的适应度。组织开展就业政策“进小区、进园区、进企业”宣讲活动12场,播种勤劳致富理念;开展“稳就业、保就业”送岗入户活动,主动对接市食研院和区医院新院区等新投运项目,为区医院推荐用工110余人,与市食研院达成用工意向50余人,不断增强人与产业融合。三是促进产城融合。围绕“三医研发小镇”与“温江城市新中心”的现实与未来,建立了电子科技大学“三医+人工智能”创客空间,聚集“三医融合+AI”研发项目,打造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创新企业孵化功能。促进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搬迁接诊、市食研院竣工,前海人寿、太平健康谷等项目顺利推进,三医创新中心、前海人寿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雏形初现。
责任编辑:祁霞
2023-05-06 21:04:04
2023-05-04 18:34:17
2023-05-04 16:35:39
2023-05-02 11:56:02
2023-04-30 22:34:32
2023-04-29 16:30:4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