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平安智慧生活:致力建设“有温度”的智慧深圳
到深圳的人,不但能游览一千余座春色满园的公园,二千余公里依山傍海的绿道。更重要的是体验信息化带来的出行、办事的高效和便捷。“一屏智享生活”,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是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智慧生活”。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谋划建设世界一流新型智慧城市的特殊之年。
40年波澜壮阔,40年砥砺奋进。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到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五位唯一中国城市,深圳正从“单项冠军”迈向“全能冠军”。作为智慧城市发展指数中国第一,深圳以“智慧城市”为抓手,推动“双区”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而以平安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本土科技企业,正助力深圳成为全球一流智慧城市,让深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市更具智慧、更有人情味。
幸福就这么简单,聊着天就能把事儿办了
刘深是刚到深圳的一位上班族,近期发生的一件小事,让她记忆深刻。
“刚毕业到深圳工作,听身边人说可提取公积金交房租,但第一次提取公积金,需去线下办理‘公积金自助办理服务协议’。结果我室友叫我通过APP,跟智能客服语音对话就把协议在线签好了。这是我第一次享受聊天办事的服务,真的非常好”。刘深对于如此高的行政效率非常满意。她说的这个APP,就是平安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团队全力打造的“i深圳”:手机一点,服务就在身边。
在深圳,市民们凭借一个“i深圳”APP不仅可以通过AskBob智能客服深小i“聊天办事”,还可以进行地铁、公交“一码通城”,毕业生人才引进“秒批秒办”,实时掌握城市路况、风雨实况等整个城市运行变化的数据…可谓“全局在手”。目前,APP已接入3个中直单位、39个市级单位、10个区政府的7697项服务(涉及百姓社会保障、医疗健康、交通出行、警务安全、电子证明、游玩预约等)以及55类高频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注册用户数1099万,累计访问量超10亿,全市95%以上个人事项和70%以上法人事项已实现掌上办理。其中纯线上“秒报、秒批、秒查、全流程网办(零跑动)”实现500+项,为深圳市民办事效率提升60%,人均办事时间节省2小时。正是部门业务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开放共享,让深圳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善解人意”,有温度。
“码”上办事,智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杨先生是深圳市福田区居民,到市民中心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业务,由于疏忽出门前忘记携带身份证和居住证,原本以为还需要再回家多跑一趟,没想到工作人员告知完全不受影响。只需把办理事项告诉工作人员,在“i深圳”APP打开“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平台”的办事二维码在扫码仪上扫一扫,通过专业的人脸识别,确认前来办理业务的杨先生确是本人,即刻便予以办理。整个过程简单到在几分钟之内就已全部完成,有效减少办事群众需提交的相关办事材料,办事过程简便,颠覆了办事群众对以往行政审批繁琐、复杂印象,实现了公众线上“一步”、线下“一次”,群众办事获得感大幅提升。杨先生拿着已经办理完成的证明激动地说:“现在深圳政务服务利用高科技真的是方便老百姓”。
据悉,平安智慧生活利用BCID区块链技术助力深圳已全面实现户口本、身份证、居住证等50类电子证照刷脸授权应用,居民办事无需携带相关证照原件,办事环节信息“上链”,全过程留痕,实现办事更简单、服务更安全。
此前,市民办理业务往往需要工作人员“火眼金睛”,来判断前来办事的人员提供的信息是不是真实有效,防范出现一些伪造者,或者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证照、盗用他人信息办理业务的风险。自从“i深圳”平台利用BCID区块链技术后,不仅实现了业务办理的协同化、全程化和智能化,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更严密的判断办事人与证照的一致性,增强安全保障,有效地屏蔽潜在风险,让群众办事大大减少了群众在多个部门、多个窗口之间来回跑的成本,拥有更为强烈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深圳孕育了平安智慧城市,平安智慧城市也推动了深圳的数字化建设。接下来,平安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团队将加大力度,利用自身科技优势,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助力深圳打造整体高效协同运行的“数字政府”,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应用,推动深圳这座美丽的城市更加温暖,更加智慧,更加高效与便捷。
责任编辑:李真
2023-05-06 21:04:04
2023-05-04 18:34:17
2023-05-04 16:35:39
2023-05-02 11:56:02
2023-04-30 22:34:32
2023-04-29 16:30:4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