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薪火相承·循迹闽东”实践队赴福安市溪柄镇实践调研
为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薪火相承·寻迹闽东”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6日、2月7日前往福安市溪柄镇柏柱洋进行实践调研。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革命薪火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探访了闽东红色革命基地——福安市溪柄柏柱洋。队员们认真学习闽东苏区的革命文化,共同感悟叶飞、曾志、马立峰等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斗的英雄气概,深刻感受到了畲族人民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体现的团结奋斗精神。
随后,实践队队员们依次前往中共闽东特委旧址、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共青团闽东特委旧址、闽东妇女工作团旧址、闽东红军独立团后方医院、闽东工农武装红带会总部的成立地与办公地——柏柱洋狮峰寺。在中共闽东特委旧址,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中共闽东特委在闽东地区革命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铭记“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
重走长征砺壮志 淬炼忠诚启新程
午后,实践队齐心重走长征路,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闽东苏区的革命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我们负重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实践队将铭记苏区精神,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构建保护、研究、传播、利用一体推进的长效机制,让八闽“红色宝藏”在保护传承中绽放时代光芒。
党旗指引青春路 坚守初心担使命
为进一步加强队员素养,坚定青年预备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新时代青年身份意识。溪柄镇团委副书记陈明以“党旗指引青春路”为主题,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为青年志愿者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的党课。
实践队队长刘思言表示:作为预备党员,应当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全会精神,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刻领悟“治水即治国,治水之道是重要的治国之道”的重要论述,实践队以专业赋能社会实践,了解茜安水利的发展史,领略建设水利工程的艰辛历程。
志愿者们深入基层,积极访谈相关人员,倾听到村民们期盼青年大学生发挥归雁精神返回家乡做贡献、“希望茜洋越来越好”的热烈心愿,也更加坚定了队员们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手牵手,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水利不仅是工程,更是文化,是一种需要每个人传承和弘扬的精神。在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对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切感受到农村所蕴含的广阔发展潜力。未来实践队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建设之中,让蓬勃的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共同擘画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
座谈制度现状 直面治水一线
实践队开展对溪柄的主要河流河段巡查和水质检测,了解当前河流的水质状况及存在的隐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在溪柄镇河长办会议室,溪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勤,溪柄镇副镇长钟国平,溪柄镇水利站站长刘荣钦,溪柄镇团委副书记陈明及“薪火相承·寻迹闽东”实践队队员参与“我与河长面对面”座谈会,围绕当地河长制工作情况及河流水质现状进行交流研讨。
会议伊始,溪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勤对“薪火相承·寻迹闽东”实践队的到来致以诚挚欢迎,并表明希望能够建立长期的友好交流关系。他向队员们介绍溪柄镇河长制的详细分工和具体安排。
随后,实践队员们围绕前期的实地走访情况,就河长制及生态建设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在与河长的交流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河道时常出现淤积现象,河岸也存在垃圾与杂物堆积的情况。于是,实践队队员们手持扫帚、夹子等清洁工具,沿着龙新溪河岸边的主干街道,在河长的领导下,有序地开展了河道清淤、沿河整治、河湖障碍物排查与清理等一系列护河行动。
实践队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落实生态保护,践行着从书本到现实,从理 论到实践的成长历程,努力与溪柄镇相关部门携手共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让绿水青 山成为福安永恒的底色!(刘思言)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1-21 11:49:4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