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抓落实上要消除“质差”
抓落实是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本途径,是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这种情况下,抓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差”现象,影响了工作实效。要充分认识并消除这种现象,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质量。
要消除“形式主义”的质差。 形式主义是一种只重形式、不重实效的工作作风,表现为“虚多实少”、“花拳绣腿”。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些工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要消除形式主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做到务实高效。
要消除“官僚主义”的质差。 官僚主义是一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作风,表现为“官气十足”、“推诿扯皮”。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些工作虽然推进缓慢,但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要消除官僚主义,必须深化官僚体制改革,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解决作风问题。
要消除“拖延症”的质差。 拖延症是一种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表现为“拖拖拉拉”、“敷衍了事”。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些工作虽然完成了,但质量和效果却大打折扣。要消除拖延症,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强化时间观念,提高工作效率。
四要消除“短视行为”的质差。 短视行为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观念,表现为“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时之利,但却为长远发展留下了隐患。要消除短视行为,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做到立足长远、兼顾当前。
要消除“创新能力不足”的质差。 创新能力不足是一种缺乏进取心、不愿意改革创新的工作状态,表现为“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些工作虽然按部就班,但却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消除创新能力不足,必须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干部勇于改革创新,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刘学研)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0-18 20:15:21
2024-10-13 22:51:11
2024-10-11 18:59:53
2024-10-06 00:36:3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