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开展苏州社会调查实践
(曹筱璐)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年学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7月12日—7月16日,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源”起地质实践团苏州组抵达苏州开展社会实践,结合地质知识对拙政园、留园、平江路、和苏绣进行了探查。
园林建筑的屋顶是极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苏州气候温和,风力较小,一般直接铺瓦,仅在檐口和屋脊处用灰泥;屋面坡度多半较平缓。由于两桁间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段增高,屋顶坡度也相应逐渐增大,而使屋面形成曲线,苏州工匠称此制为“提栈”。
图为拙政园
园林的建筑有使用和景物双重作用,园林景物的主干显然是在山池、花木之中,但观景的位置却常常设置在建筑内,因此建筑存在的意义,除了居住、休息使用之外,还是园林景色最佳的观赏位置。
图为留园
江苏太湖石指产自江苏太湖的石头,多窟窿和褶皱纹理,可造假山,点缀园林庭院等人文景观。要想知道太湖石受欢迎的原因,还得从太湖说起。太湖古称“震泽”,大约100万年前,太湖地区还是一个海湾,后经历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太湖逐渐闭合,进入湖泊淡化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也正因丰富的地质运动,太湖底部才会有众多石材。太湖石为石灰岩,常见灰色,少见白色、黑色,因此太湖石有三种:白太湖石、青黑太湖石、青灰色太湖石。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图为太湖石
苏绣是一个布与线之间,以针为牵引,相互交缠,相融而生的艺术。有着“平、顺、和、柔、匀、光”的特点,这些都是它的传统美所在,如果说中国画是纸面上的艺术,那么苏绣就是布帛上的艺术。始于三国时期,发展于隋唐,苏绣终于在清代迎来了她的全盛时代。在近代的历史进展中,苏绣与时俱进,融合了新的生产技术,创造性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特点,开创了乱针绣的技术,实现了与油画,素描等艺术作品的结合。其中,双面绣的针法让一件绣品拥有截然不同的两面,令人叹为观止。
图为苏绣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19 09:59:52
2024-08-13 20:33:11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