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掘磨掌振兴径,共绘乡村繁荣景”——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探索乡村振兴新状态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山西省脱贫攻坚成果,7月31日,长安大学赴山西太原“两纵四横中国速,表里山河乡村行”实践队前往长治市壶关县磨掌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长治市公安局驻镇工作队队长郭伟的带领下,实践队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目标,通过参观磨掌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马”、深入特色蔬菜种植基地,感受农村建设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实践队员在工作队队长带领下参观村落
“村村得巨变,户户焕新颜”。磨掌村过去是壶关县典型的贫困村,地处偏僻,产业薄弱,群众生活贫困。直到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之后帮扶单位进驻磨掌村,展开了多产业共同发展脱贫攻坚新局面。郭伟表示,自该村精准扶贫以来,全村百姓“户户接通了自来水,道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家家发展了生态林果园区”,使得磨掌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实践队员们在磨掌村的变化之快中感受到了脱贫攻坚战的必要性,在变化之大中体悟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践队员在磨掌村合影
百年技艺探索文化振兴“进行时”
实践队一行参观了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磨掌竹马”,“竹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由“骑竹为马”到“搭马表演”的漫长过程。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其历史起源,并亲身体验展演道具,从中感悟竹马精神,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参观长治市非遗“竹马”展览馆并体验
传承和保护乡村优秀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促进乡村文化资源活化应用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才能在乡村发展布局中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磨掌“竹马”作为代表,已带动周边乡镇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开创乡村文化振兴新格局。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要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带动周边同学,为乡村文化的发扬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竹马”展览品
膏腴红柿“红出”农民一片天
随后,实践队一行前往蔬菜种植基地实地考察。棚内排排蔬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队员们了解到,磨掌村的蔬菜种植基地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当地特色产业。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尤其是“红莹剔透,沙软色甜”的西红柿产业。在蔬菜种植基地的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亲身体验采摘西红柿的过程,学习相关农业知识,深刻感受乡村振兴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实践队员在蔬菜种植基地参观
就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交流
膏腴红柿
“一土深耕改土遍山乡,细作耘田育壮秧”。农业发展是我国取得快速发展的基本支撑。当前,各村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新兴产业。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队员表示,将来要运用自己所学的“汽车自动化操控、交通运输规划”等知识为乡村农业发展注入更多的科技动力,实现“高质量、高产值、高效率”的特色农业生产。(供稿:陈茜如 杨嘉睿)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13 20:33:11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2024-08-06 18:08:24
2024-08-05 20:36:29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