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学院学子“乡”约盛夏,遇“践”青春,擎画乡村振兴蓝图
7月9日,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的“关‘援’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南河镇。关“援”乡村振兴团队通过了解当地需求,结合自身专业和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及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开展帮扶工作。计划于7月9日至8月20日围绕民生、文化、环境三大主题,针对性地为当地开展 “海关助力,乡村振兴绘新篇”、“海关携手普通话推广行动”、“海关助力高校资助政策暖心宣讲”、“海关护航农业知识出口普及路”、“海关百姓情,交流心连心”五大板块的行动。
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次深入农村、了解国情、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的宝贵机会。实践团队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走出校园,踏入乡村的田野与村落,更是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寻找理 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力量。
“海关助力,乡村振兴绘新篇”
团队成员结合海关学院的特色,发挥特点,根据乡村的地域特点、产业特色进行墙绘创作,突出乡村的独特魅力,打造乡村品牌。活动开展期间,南河镇连续降雨,关“援”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冒雨在本地开展墙绘活动,他们眼中饱含深情,用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对抗酷热的盛夏。丰富多彩、富有创意和艺术感的墙绘可以展示乡村的传统习俗、道德规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够改变乡村建筑单调、陈旧的外观,增添视觉美感,使乡村更加亮丽;并且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其中有一位村民称赞道:“来看,有意义的人们做着有意义的事。”

图为实践团队在进行墙绘 王玺 供图
“海关百姓情,交流心连心”
团队成员们于7月9日到达南河镇第一天就前往当地政府同镇党委书记、镇长、主任交流南河镇有关情况,并且后续经过广泛调查,为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相关建议。在7月10日南河镇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禁止乱倒垃圾的通告》,随后队员们持续推动活动的开展,同南河镇人民政府在七月份对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行督察,并且为每个村进行排名。队员们前往农村百姓家,一户一登门,获得了真实有效的数据,并且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了当地的政府,供政府了解当地百姓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见与建议。并且团队用多个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浏览量。
“海关助力高校资助政策暖心宣讲”
团队成员前往当地学校宣传国家、上海以及上海海关学院的相关资助政策,向孩子们普及了助学金、奖学金和临时困难补助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回答了他们的有关问题,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团队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海关知识,鼓励他们树立国门卫士的海关形象,践行爱国之志,树立远大理想。

图为团队成员在进行宣讲 王玺 供图
“海关护航农业知识出口普及路”宣讲活动。
团队成员们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为农民们普及了关于农业出口方面的知识。在业余时间,成员们深进基层,帮助农民干农活,真实的走进农民,了解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这既是实践与知识结合的一个进程,也是上海海关学院学子生动的“第二课堂”。
“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
当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当地盛产且剩余许多野生蜂蜜时,他们决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购买到真正的野生蜂蜜。经过成员们的不断宣传,蜂蜜的营业额成功突破1000元。成员们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一同开办一个新的电商店铺,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示,为当地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的新业态模式。

左图为当地蜂农收获 徐仲梁 供图
“海关携手普通话推广行动”
团队成员们选取经典影视片段,邀请全镇人民用普通话为片段配音。通过声音的魅力,再现影视经典,展现普通话的艺术价值。最后为参加的居民评选出最佳配音奖、最佳创意奖等,让大家在欣赏中感受普通话的无限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教孩子念普通话黄晶 供图
“千年夙愿今梦圆,乡村振兴谱新篇”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团队成员们的个人成长、农村面貌革新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为全社会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榜样,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对团队成员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走出校园的体验,而是一场全方位的自我提升与心灵洗礼。在田间地头,他们学会了将理 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锻炼了解决复杂情况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与农民的深入交流,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末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情感与认知基础。(作者:吕千姿 徐仲梁)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2024-08-06 18:08:24
2024-08-05 20:36:29
2024-07-31 21:42:4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