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大雪:节气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
斗指壬,当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一年岁暮,至此雪盛......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雪,是寒冷的产物,代表寒雨天气将至,气温下降,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雨或雪。“大雪”名称是一比喻,反映的是这一节气期间的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大雪节气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也将大增。
“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小雪初候”
正是在这大雪时节,因为天气寒冷,寒鸟也不再鸣叫;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候,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萌发,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枝花为兰草的一种,感觉阳气正在萌动并抽芽。
农事
常言道,“瑞雪兆丰年”。寒冷的冬天覆盖着大地,保持地面和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为寒冷的气流而降低,冬作物有良好的越冬环境。冰雪消融后又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为农作物春季生长提供了需要。雪水中含氮量是正常雨水的5倍,具有一定的肥田效应。农业为天下之本。农事是指农务活,而农时是指务农的时机,依农时做农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我国南北各地气候特征差异很大,相应地,南北方主要农事活动也有区别。冬天的北方地区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没办法种植作物,此时北方地区田间管理也很少,属农闲时节。南方地区小麦、油菜等作物仍在缓慢生长,加强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很重要。
大雪时节,常会出现降温、暴雪、冻雨、雾凇、流凌等天气灾害。若受冻害,还要及时松土增肥、蓄水提温、加强中后期管理,力争把冻害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养生
大雪时节养生应遵循《黄帝内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保证充足睡眠。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早睡可养人体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晚起可养阴气,待日出而起,可躲避严寒,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为来年春天生机勃发做好准备。
习俗
“大雪进补", 在我国部分地方,人们会在大雪节气这一天腌制腊肉。一串串鲜红的腊肉挂在阳台上,映衬出冬日的阳光。这不仅是为了储备粮食,更是为了在春节期间享用那一口浓浓的年味。
“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随着河里的水逐渐凝结成冰,人们得以尽情滑冰嬉戏,喜不胜收。
大雪,一个充满欢笑与诗意的节气,正站在四季的交汇处诉说着冬天的故事......
责任编辑:王文杰
2023-12-12 18:40:14
2023-12-12 17:40:50
2023-12-11 18:36:07
2023-12-08 23:51:37
2023-12-08 18:33:36
2023-12-08 12:08:2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