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蓄:能源互联网能量路由器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安全稳定的能源环境,在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应如何深刻理解新型能源体系内在含义?在“双碳”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应着重关注哪些方面?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是什么?新型电力系统能否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内容?日前,我们专访了中科院副高级研究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能源互联网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韩蓄,探究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技术支撑和发展方向。
人物简介
韩蓄,1985年5月14日出生于吉林,中科院副高级职称,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规划、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能源互联网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国网光伏学院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电池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青委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客座讲师(校外)法国电力集团创新大赛专家导师。
问: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安全稳定供应的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有哪些意义?
韩蓄:2035年前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离不开安全稳定的能源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要保障量的合理增长又要保障质的有效提升,实现传统能源体系向新型能源体系的稳定过渡,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用能需求。
问: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征,在“双碳”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应着重关注哪些方面?
韩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能源行业作为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建设低碳能源体系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是逐步实现低碳能源对高碳能源的替代,大幅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而深度改变未来能源体系。因此,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应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指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
问:新型电力系统能否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内容?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韩蓄: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关键在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未来随着非化石能源的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能源体系将发生深刻变革,电力系统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尤为凸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清洁能源发电将逐步代替煤炭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是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依托,逐步形成以清洁低碳的非化石能源供给为主体的能源体系。
问:在技术创新方面,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
韩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能源科技创新进一步引领和支撑。而能源互联网的实现要从配电网建设开始,能量路由器则是关键设备。能源路由器可以根据用户对于能源的使用偏好,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制定个性化的“用电套餐”。因此,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需要构建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等重点领域技术研发投入。同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推动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
据了解,韩蓄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方面的资深专家,曾先后负责能源互联网能量路由装置功能配置与技术要求标准起草,国网新能源云、北京大兴临空经济区能源互联网、雄安城市能源互联网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工作。曾参与工信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交直流混合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分布式光伏智慧运维)、863子课题3项(南澳柔性交直流输电、深圳电能质量治理综合示范、基于大数据的电网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科工委项目1项(能源路由器关键设备的研发)、国网科技项目2项(临空经济区综合能源协同规划与优化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分布式多站融合能源站站级电冷热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及其他各类示范工程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专利30余项。
人物介绍
韩蓄,1985年5月14日出生于吉林,中科院副高级职称 ,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规划、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能源互联网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国网光伏学院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电池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青委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客座讲师(校外) 法国电力集团创新大赛专家导师。
韩蓄,毕业于日本国立筑波大学,曾在日本顶尖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Cybernics实验室)攻读人工智能和控制理论,师从日本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领域泰斗-山海嘉之、长谷川泰久,后赴美交流。曾先后在日本松下本社R&D中心生产革新本部、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从事电力系统机器人、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研发工作,2013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ELOP)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容量电力电子与新型电力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我国统一电能质量治理装置、锂电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电能路由器、中低压柔性直流系统等新一代电力电子前沿技术的研究。
离开学校后先后担任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光伏云事业部创新研究处处长、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专家,负责能源互联网规划、新能源云相关建设工作,现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能源云运营中心技术副总监。
人物经历
曾先后负责能源互联网能量路由装置功能配置与技术要求标准起草,国网新能源云、北京大兴临空经济区能源互联网、雄安城市能源互联网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工作。曾参与工信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交直流混合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分布式光伏智慧运维)、863子课题3项(南澳柔性交直流输电、深圳电能质量治理综合示范、基于大数据的电网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科工委项目1项(能源路由器关键设备的研发)、国网科技项目2项(临空经济区综合能源协同规划与优化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分布式多站融合能源站站级电冷热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及其他各类示范工程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专利30余项。
获奖情况
2022年07月 第四届全球工业互联网暨工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奖
2022年07月 第四届全球工业互联网暨工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电力行业十大优秀案例奖
2022年11月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代表作品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装置储能单元多目标综合优化.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2015。
基于双电层电容器的标准GCS成套设备的抽屉式储能模组
一种交流与柔性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交流线路潮流自动控制方法
一种切除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线路瞬时性短路接地故障的方法
基于双电层电容器的标准GCS成套设备的抽屉式储能模组
一种电能路由器测控合并单元
一种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及其终端
光伏电站的故障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微电网的储能调控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交流与柔性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交流线路潮流自动控制方法
基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云计算方法及云服务平台
一种积木式电能路由器功率单元结构
责任编辑:李玥
2023-05-10 18:06:48
2023-05-08 18:07:27
2023-05-06 21:04:04
2023-05-04 18:34:17
2023-05-04 16:35:39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