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花田新事:年宵花开看变迁 让海岛智慧起来——海南多点布局打造智慧型自贸港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中国人民拜年 冬奥与春节是完美组合 新春走基层丨“双向奔赴,一定能战胜疫情!”——北京封控区里的除夕 广西:一个村11个民族群众共度春节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除夕贺岁 百年灯塔的除夕坚守:只为守护大海上永不熄灭的“光明” 菜乡寿光:强劲“中国芯” 助农喜丰收 春节保电有了“千里眼” 深圳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香港新增9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我国探索建立“新八级工”制度 2021年全国销售彩票3732.85亿元 主媒体中心“迎新纳福”体验民俗 尤青:从滑雪教练到国际裁判 天津滨海新区划定社区管控范围 冰雪运动成为老少皆宜的“年味大餐” 为彝乡安宁,守在高高的“贵州屋脊”上 风雨赶路人的特殊团年饭 这个春节,“云拜年”让两岸“心更近”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 新疆喀什新增多条国际货运航线 “胖友”春节怎么吃 营养师建议“浅尝辄止” 杭州出台规章方便群众线上申请不动产登记 “虎”力全开 2022第二届深圳校园春晚抢“鲜”看 重庆铁山坪街道组织书画艺术家进社区送祝福 平凡坚守,温暖冬奥赛场 北京冬奥幕后工作者—伊利冬奥志愿团 廊坊:除夕遭遇降雪 市政强化巡检 全力保障出行 北京:对冷链传播疫情问题相关单位和人员追责问责 澳门缩短由极高风险国家来澳人士的医观期 美国南加州地区多姿多彩迎虎年新春 我国中央储备粮实现“两个98%” 热火朝天迎新春 雅万高铁2号隧道过节不停工 港青陈弼生:在潮汕体验传统年味 彭州市机关幼儿园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雪中送温暖,岳阳县法院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群众 岳阳县法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君山法院:节前开展“敲门行动” 筑牢群众安全防线 岁末年关护民生 执行脚步不停歇 2022春晚节目单出炉! 请记得,平安是回家最近的路! “暖心年夜饭”传递祝福 理象国公益行动再启动 除夕夜上京东运动 不止有15亿红包还有运动大牌海量优惠 运动品类成最热销“新年货” 京东运动“击鼓迎春”好礼好物一网 风雪中守护:杭州迎战奥密克戎的身影 这个1月先行指标传递2022年经济“稳开局”积极信号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 宁夏储备粮银川储备库原总经理鲁德惠滥用职权被判刑6年 中央网信办等十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 三地定为高风险地区
花田新事:年宵花开看变迁 让海岛智慧起来——海南多点布局打造智慧型自贸港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中国人民拜年 冬奥与春节是完美组合 新春走基层丨“双向奔赴,一定能战胜疫情!”——北京封控区里的除夕 广西:一个村11个民族群众共度春节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除夕贺岁 百年灯塔的除夕坚守:只为守护大海上永不熄灭的“光明” 菜乡寿光:强劲“中国芯” 助农喜丰收 春节保电有了“千里眼” 深圳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香港新增9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我国探索建立“新八级工”制度 2021年全国销售彩票3732.85亿元 主媒体中心“迎新纳福”体验民俗 尤青:从滑雪教练到国际裁判 天津滨海新区划定社区管控范围 冰雪运动成为老少皆宜的“年味大餐” 为彝乡安宁,守在高高的“贵州屋脊”上 风雨赶路人的特殊团年饭 这个春节,“云拜年”让两岸“心更近”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 新疆喀什新增多条国际货运航线 “胖友”春节怎么吃 营养师建议“浅尝辄止” 杭州出台规章方便群众线上申请不动产登记 “虎”力全开 2022第二届深圳校园春晚抢“鲜”看 重庆铁山坪街道组织书画艺术家进社区送祝福 平凡坚守,温暖冬奥赛场 北京冬奥幕后工作者—伊利冬奥志愿团 廊坊:除夕遭遇降雪 市政强化巡检 全力保障出行 北京:对冷链传播疫情问题相关单位和人员追责问责 澳门缩短由极高风险国家来澳人士的医观期 美国南加州地区多姿多彩迎虎年新春 我国中央储备粮实现“两个98%” 热火朝天迎新春 雅万高铁2号隧道过节不停工 港青陈弼生:在潮汕体验传统年味 彭州市机关幼儿园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雪中送温暖,岳阳县法院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群众 岳阳县法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君山法院:节前开展“敲门行动” 筑牢群众安全防线 岁末年关护民生 执行脚步不停歇 2022春晚节目单出炉! 请记得,平安是回家最近的路! “暖心年夜饭”传递祝福 理象国公益行动再启动 除夕夜上京东运动 不止有15亿红包还有运动大牌海量优惠 运动品类成最热销“新年货” 京东运动“击鼓迎春”好礼好物一网 风雪中守护:杭州迎战奥密克戎的身影 这个1月先行指标传递2022年经济“稳开局”积极信号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 宁夏储备粮银川储备库原总经理鲁德惠滥用职权被判刑6年 中央网信办等十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 三地定为高风险地区

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

花田新事:年宵花开看变迁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花田新事:年宵花开看变迁

  新华社记者

  虎年春节热热闹闹地来了。

  数九寒冬中,东北大地银装素裹,而在辽宁省凌源市东五官村,一栋栋温室大棚里春意盎然,清香四溢。

  54岁的花农赵小权顾不上走亲访友,他的精力全在自家大棚那一簇簇盛开的百合花上。一万多株百合花含苞待放,青色花苞浮现出淡淡的紫红色,正是鲜亮的年味儿。

  为新年上市的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年宵花。

  中国是花卉生产大国,也是重要的花卉消费国。南北东西纵横数千公里,花色品种多姿多彩,600多万像赵小权这样的人以花为业。年宵花走俏万家之际,他们与花相伴的花事新曲正在上演。

2022开年田野观察丨花田新事:年宵花开看变迁

  花田新变化:新奇花卉层出不穷

  在数十个百合花品种里,赵小权格外喜欢新种的“红运来”和“黑美人”。

  这两个品种不是传统的白色或粉色,白色花瓣里透着紫红色。他觉得,以前的百合是公主,这两种更像冷艳皇后,“实打实的大女主范”,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根本不愁卖!”赵小权将花套入塑料包装袋,麻利地打捆。春节前夕是卖花旺季,大半个月来他每天都提前把花从地里采出来、修剪花枝、捆扎好,第二天凌晨推上三轮车去批发市场卖花。

  凌源作为一个县级市,有上万亩花田,号称“中国百合第一县”,一年四季都有鲜花上市。在这里,花农们依靠科技、创新品种,用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赵小权是当地第一批投身“鲜花经济”的花农之一。起初,他种花全靠摸索,种出来的鲜花品质参差不齐,收成则是“靠天收”,最让他头疼的是病虫害问题总是解决不了。所以,最初只敢种一些传统品种。

  2007年起,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科技特派团扎根凌源,引进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还推广配套了栽培技术。赵小权没少跟专家讨教,渐渐摸出了门道。

  去年凌源市面上还没有紫红色百合花,赵小权就从视频上看中了“红运来”和“黑美人”,试着种了4万多株。为控制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他还买了暖风设备。

  “敢尝试新品种才能把花越种越好。”赵小权对这句话感受颇深。他打算再扩建几个大棚,尝试多种些新品种。

  北国花事好,南国春愈浓。

  在我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云南,花田里不但品种、花色日益多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也逐渐多了起来。不过,花色、品种多了,有时也是个“问题”。

  嵩明县种了15年花的高建文,前一阵子陷入“选择困难症”——他以前主要靠进口花卉种苗,近来想尝试“换换口味”了。

  几番考虑后,高建文把希望寄托在高山杜鹃“黛玉”上。“黛玉”是云南省农科院精心选育的新品种,花朵较大,色泽鲜艳,花期比国外品种长10天左右。

  这时候他家大棚里多数品种出货已经进入尾声,“黛玉”苗子长到十来厘米高了,正处于苗期管理关键期。趁天气好,高建文一早又来给“黛玉”拔草、浇水,“明年就可以上市了,肯定好卖”。

  高建文的转型背后,也是科技兴花的故事。

  由于发展进程相对较短、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我国多数花卉种子、种苗一度依赖进口。不仅行业大部分利润垄断在国外企业手里,有的种苗进口也不稳定,优异种苗甚至很难引进。

  高建文换种苗的勇气,来自李绅崇。这位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历经13年培育、无数次失败后,让“黛玉”“粉精灵”等6个新品种“破土而出”,打破了国外品种长期垄断的局面。

2022开年田野观察丨花田新事:年宵花开看变迁

  花市新变化:疫情遮不住花香

  春节是鲜花销售旺季。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人们也喜欢用生机勃勃的鲜花装点年节。城市中的花店里,就摆满了花农们精心种出来的鲜花。从春节到元宵节,花农们很难歇息,他们说这是“幸福的忙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市上城区花卉市场,年宵花销售持续火爆,不少人询价买花。市民刘洋往年常买蝴蝶兰,今年格外青睐银柳:“银柳谐音‘银留’,新的一年把收获留下来,是个美好的愿望。还可以在家里放一整年,喜气洋洋。”

  一些花店仿佛拿准了消费者的心意,知道消费者买年宵花图的不只是花,更是好寓意,于是一些年轻人经营的创意花店,开始尝试把柿子等花材搭配在年宵花礼盒里,寓意“事事如意”。

  近期北京市出现聚集性疫情,来市场买花的人少了一些。位于南四环的花乡花卉市场上,40多岁的商户任小芳腊八前后每天能走100多盆花,现在受了些影响。她还是觉得这两年市场恢复很快,“疫情会很快被控制住,那时候爱花的人就都来了”。

  她的信心不是没有缘由的。庚子年春节期间,整个鲜花行业都很难忘,很多商户备足货刚准备大卖就赶上疫情暴发。物流不通、没有客源,很多花砸手里,花农也损失惨重。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很快又活了起来。

  去年,任小芳本不敢多备货,没想到很多老百姓居家过年更愿意买上几盆花,“那段时间几乎所有的花都卖光了。”

  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引潮最关注市场变化。他明显感觉到,除了2020年受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外,近年来全国各地年宵花消费普遍处于增长期,大中城市尤为明显。

  为什么疫情阴霾没有遮住年宵花市场?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梁军看来,这是有深层次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花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而年宵花俏销则是春节传统文化的投影——以花抒发过年的喜悦、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盆盆、一束束鲜花,摆放于窗前庭院,也绽放在人们心里。

2022开年田野观察丨花田新事:年宵花开看变迁

  花农新愿望:老花农也想赶新潮

  猜一猜,一年到头,北京居民掏的“花钱”有多少?

  “按照这两年消费势头,很可能每年已经突破100亿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产业发展处高级工程师李美霞说。

  我国自古有爱花惜花的传统,但花卉真正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在传统节日里爆发式走进千家万户,还是近十多年的事。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统计,2004年北京市居民花卉消费额在12亿多元,2012年开始增速加快,2019年达到近98亿元。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就成为题中之义。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巧玲能明显感受到,花卉行业重视创新和更高质量的氛围不断增强,消费也很有前景,“这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趋势”。

  对花农来说,除了把花种得更新、更好,也要卖出个好价钱。去年7月,由凌源西诺花卉种业有限公司搭建的“天采平台”上线,帮助花农对接数万家花店,进行线上订购。慢慢地,赵小权在家里就能通过平台把花卖出去。

  不过,赵小权并没有满足于此。下一步,他更关心怎么把花包装好、提升网络营销档次。他希望,“政府能多一些这方面的培训,让老花农也赶赶年轻人的新潮。”

  每一天都能有鲜花相伴,是幸福的注脚。

  从田野到城市,绽放的年宵花,连接起加快融合的城乡生活。(记者胡璐、王悦阳、杨静、武江民、崔力)

2022开年田野观察丨花田新事:年宵花开看变迁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0日公布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2022年春晚聚焦奏响新征程上的迎春曲,坚持温暖热烈的主基调,艺术呈现上兼具中华文化底蕴和时代审美追求……

2022-01-30 23:51:06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9日对执行防疫政策提出“五不得”,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首页开设“春节返乡路”公众留言板,群众在返乡途中遇到“层层加码”等问题,可在留言板反映,相关部门将认真核实、

2022-01-30 14:40:20

春节越来越近,疫情防控不仅需要力度和速度,也同样需要温度和精度。哪些是春节返乡防疫政策的“层层加码”?节日期间怎样保障公众日常医疗?假期的市场供应如何保持丰富?

2022-01-30 14:40:20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2022年春节、两会及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视频会议,部署近期重要时间节点的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2022-01-30 14:40:19

1月31日,辛丑牛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天文科普专家提醒说,当晚,有兴趣的公众可在天空中寻找这三颗亮星,感受辞旧迎新的快乐,迎接农历虎年的到来。

2022-01-30 14:40:19

针对欠薪隐患发现难、处置介入不及时等问题,浙江2021年以来大力打造有关部门、企业、银行、劳动者等共同参与的“安薪在线”应用,数字化靶向治疗欠薪顽疾。

2022-01-30 14: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