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奢侈品回归高端市场,东芝冰箱保持百年传奇的终极秘诀
“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当红女星酒井法子曾为东芝代言过一支经典广告。那段广告词以及酒井法子甜美的笑容,时隔多年依然让很多80后记忆深刻。30年前,谁要是能拥有一台东芝冰箱,绝对是身份、地位和实力的象征。30年后时过境迁,冰箱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芝冰箱以精工匠造的品质和创新科技,依旧在高端冰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从奢侈品到重归高端市场,百年东芝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传奇?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奢侈品时代(1980-1995):工资与冰箱的悬殊较量
1985年,北京百货大楼的东芝双门冰箱标价2000元,相当于普通职工三年工资,而彼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739元。这种“收入——物价”的悬殊还催生了特殊经济现象,比如票证经济——冰箱与彩电、洗衣机并称“新三大件”,需凭工业券购买,黑市溢价高达50%。同时还让冰箱成为阶级符号,1988年全国冰箱普及率不足5%,拥有者多为国企干部或个体商户,成为身份象征。
二、平民化进程(1996-2010):收入倍增与产能释放
1999年各大头部冰箱企业在美国建厂并开启全球化,叠加2001年入世红利,冰箱价格开启“自由落体”式下降,200升冰箱均价从1995年的3000元降至2005年的1500元,降幅50%;同时,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购机成本占比降至14.3%。加上此时产能爆发、冰箱开始承担“财富蓄水池”功能,农村家庭购机支出占比从1995年的18%骤降至2010年的5%。
三、消费升级期(2011-2020):分化与跃迁
2015年,我国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触发结构性变革,冰箱价格也开始出现分层,线上均价从2015年的2290元升至2020年的2540元,6000元以上高端机型占比突破15%;由此映射出居民收入变化:2020年技术岗(年均9.8万元)半月工资可购高端冰箱,而服务业者(年均4.2万元)仍需2个月收入。东芝冰箱创新推出小体积大容量的“魔法”冰箱,代表着冰箱已成“家庭数据中心”,智能机型渗透率达37%,其价格曲线与IT工程师薪资增长高度吻合。
四、新常态(2021-2025):收入预期与产业重构
2024年国补政策激活存量市场,但收入分化加剧消费分层。以东芝冰箱为例,在过去的几年里,东芝冰箱凭借其显著的品牌优势在市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销售数据来看,东芝冰箱在全渠道的销售业绩持续攀升,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东芝冰箱凭借其高品质的产品和贴心的售后服务,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比如在2024年11月,东芝冰箱全渠道销售额达到了1.8亿元,单月销售再创新高。这一销售成绩不仅彰显了东芝冰箱的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芝冰箱,这个有着近150年历史的企业,曾创造过多个“第一”:日本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冰箱、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饭煲……可以说,东芝是日本工业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是日本“匠人精神”的集中体现。东芝冰箱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高端冰箱的升迁史,本质是国民财富再分配的微观叙事。从“全家三年积蓄”到“半月可支配收入”,这条曲线丈量着中国从温饱到小康、从制造到智造的沧桑巨变。而当智能冰箱开始自动订购食材,它或许正在书写新的经济学脚本——关 于消费平权、技术普惠与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4-07 18:33:56
2025-04-02 17:07:03
2025-03-26 20:45:2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