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坚守,她让山区学校响起瑶鼓与歌声
新华社广州9月10日电(记者熊嘉艺、王瑞平、王雅璇)“长鼓咚咚响,大锣声声敲,瑶山喜庆丰收年,人人乐陶陶……”绵延的大山深处,教室里传出阵阵清脆的歌声。身穿校服、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拍着小手,齐声唱起瑶族民歌《瑶山乐》。
讲台上的老师名叫丘燕芳,她是这所山区学校第一位专业的音乐老师。她不但教授多个年级的音乐课,还组建了一支瑶鼓舞队,带着学生们四处“巡演”。她用15年的坚守,让山区学校响起阵阵瑶鼓与歌声。
丘燕芳在音乐课上教唱《瑶山乐》。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丘燕芳所在的秤架民族学校,位于广东清远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即使从县城出发,也要在盘旋的山路上开车一小时才能到达。这座学校操场后是山,教室窗外还是山,连绵的高山围住了校园,也围住了孩子们的世界。
来到这所学校时,丘燕芳24岁。2009年从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毕业后,她“没想太多”,就选择了回乡。“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穷孩子,读书时接受过国家的资助。我有能力工作了,就想把自己的技能带回乡村,让山区孩子们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
座落在大山下的秤架民族学校。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初到学校,丘燕芳发现山区孩子们的音乐教育比她设想的更缺乏。秤架民族学校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从小就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对美育的认识。上学前,不少学生不识音、不识字,也没有条件去培训机构学唱歌、学乐器,“许多孩子一句完整的歌都唱不出来”。
不会唱,那就从听开始。低年级课堂上,她让孩子们聆听不同的音乐,感受旋律传达的不同情感。“我会慢慢让孩子感受什么歌曲是欢快的,什么是悲伤的,哪些曲调是激昂的,哪些是低沉的,这样就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辨识音律与节拍。”
丘燕芳和孩子们在音乐课上。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渐渐地,孩子们不仅学会感受音乐的律动,还开始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课堂上,一些学生开始随着鼓点不由自主地摆起头来;课间,不时有孩子哼起音乐课上的曲调。还有学生爱上了唱歌,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说,“每节课学习的歌曲我回家都会练习,反复地唱。”
丘燕芳的音乐课上,孩子们认真听讲。新华社记者 王雅璇 摄
利用当地的少数民族优势资源,在音乐课里,丘燕芳融入了瑶族歌曲教学。她还把瑶族的长鼓舞融入课后服务中的舞蹈教学里,挑选出爱跳舞的“好苗子”,组建了一支“远近闻名”的长鼓舞队。
可作为带队老师,丘燕芳总觉得自己“少了些底气”。音乐专业出身的她不会跳舞,为了教好舞蹈课,她自学舞蹈知识,在网上看视频学习理论,下班后一个人在舞蹈室偷偷练习。没接触过长鼓舞,她就自告奋勇,到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观摩学习,和当地的老师求教,“一边学动作,一边观察他们怎么教学,再应用到我的课堂中。”
长鼓舞是瑶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动作奔放洒脱、刚劲有力。学生们越跳越喜欢,越跳越投入。丘燕芳不负孩子们的热爱,既做编舞,又做领队,领着长鼓舞队从舞蹈室跳上了大舞台,在清远市的比赛中屡创佳绩,多次获得一等奖。
丘燕芳教长鼓舞队的学生舞蹈动作。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仍面临着城乡差距,这一差距在美育中更加明显。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与丘燕芳一样的专职音乐、美术老师,走进乡村、坚守乡村,让广大乡村学生能够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美育,让孩子们听见美、看见美、感受美。
音乐和舞蹈究竟带来了什么?丘燕芳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自信与快乐。“乡村孩子们从音乐中获得快乐,从舞蹈里找到自信。而我,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孩子们,这些就足够了。”
责任编辑:文杰
2024-09-11 18:20:21
2024-09-05 21:31:06
2024-08-29 21:45:40
2024-08-29 10:55:0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