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力汇集乡土,科教助力乡村发展
用脚步丈量土地,让青春在乡间田地上激发光芒。暑期到来,西华师范大学“智汇乡土,科教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整装前往阆中市江南街道,这群青年学子踏上乡间小道,运用他们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群众,宣讲政策,以炽热的青春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关注农民需求 助力乡村振兴
骄阳似火,微风和煦,一个个白色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细小的水珠散落在空气之中,均匀地铺展到地面的农作物上。这是暑期实践团队的队员正在为农民们展示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7月24日,在阆中市江南街道,“智汇乡土,科教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举办了一场以“绿色农业新风尚,科学用药护丰收”为主题的农药化肥科学使用宣讲活动。将农业知识讲台搬到了田间地头。
“这是叶面肥,使用时要注意不要在下雨前后或者高温天气使用。”生命科学学院林学专业的刘倩民讲解到。许多农民由于不了解化肥农药的特性,使用错误的方式施药,既没有有效防止病虫害,还污染了土地。实践队员将化肥农药知识讲解搬到了田间地头,直观展示了农药化肥的正确操作。现场反响热烈,农户们纷纷就日常耕作中遇到的问题向实践团队成员咨询,得到了详尽的解答和指导。
图为团队成员为农民讲解化肥使用方法。黄芷若摄
在当地的直播基地内,“智汇乡土,科教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发挥专业特长,进行了一场助农直播。“阆州醋,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走亲访友送礼的不二之选!”实践团队成员们用生动的吃播吸引直播间网友的消费热情。团队的各个成员们,各施所长、尽情展现才艺特长,唱歌、表演,为观众带来视听享受,将直播间气氛推向高潮,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此次直播吸突破3万点赞,销售额达1500元,不仅为当地产品做了宣传,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直播带货。向艾晨摄
知识浸润心田 呵护老幼健康
“老师!我知道!”阆中市江南街道一名小学生积极地举手。7月24日,智汇乡土,科教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江南街道开展“安全伴童行,书香润心田”为主题的赠书公益活动。
美丽的嘉陵江环绕着阆中,给这座千年古城带来生命与希望。但是,每逢夏季,总有孩童玩水溺亡的事例发生。为了让孩子们学到宝贵的安全知识,也激发他们对安全意识的重视。西华师范大学“智汇乡土,科教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安全知识小课堂”。
团队成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视频展示,从防溺水、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网络安全四个威胁孩子安全的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科普。不仅普及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还重点介绍了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如何正确自救与救助他人的方法。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回答安全知识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实用的安全技能。
活动现场,一摞摞堆积起来的“书塔”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将募捐而来的各类书籍进行整理分类,贴上便签,将其放置在精心设计好的图书角上。实践团成员们为充满求知欲的孩子们细心讲解了各类图书的区别类型与大致内容,为孩子们搭建一个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讲解安全知识。黄芷若摄
整理衣襟,梳理发丝、闪光一亮、咔嚓一声……几十秒的工夫,一张承载岁月与记忆的照片便落入了老人的手中。“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的第一张照片。”老人紧紧握住团队成员的手,无声地诉说着感谢。
7月25日,“智汇乡土,科教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背着相机,扛着脚架,将幕布搭在村头,为村里的老人们拍下一张张照片。围观老人们互相欣赏着刚“出炉”的新鲜照片,露出了满意而欣喜的笑容。听说这里有免费的拍照服务,老人们纷纷整理行装,从家里赶来。
“许多老人一生都没拍过一张正经的照片,甚至遗像也只能从为数不多的老照片中寻觅。我们想尽可能为老人们留下一些鲜活的回忆,记录下清晰的瞬间。” 实践团队成员张雨彤说道,这是他们策划这次活动的初心。
实践团成员向艾晨激动地说:“当看到老人们的笑脸,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驻村干部何东说:“实践团队的这次活动不仅让老人们留下了照片,更看到了同学们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秀品德。”
图为团队成员为老人拍照。黄芷若摄
寻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当时零下三十多度,我们冒着敌人的炮火,两次运送弹药到前线。战友们受伤了包扎一下继续前行,牺牲了我们挥泪告别奋进前行,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争取时间,尽快把弹药运送到前线,狠狠打击敌人,保卫我们的祖国领土。”苍老的手擦拭着微红的眼眶,谈到那段布满战火和鲜血的峥嵘岁月,老战士胡禹林还是激动地落下了眼泪。
为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智汇乡土,科教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阆中,采访那些为祖国倾洒了青春和热血的老兵们,在倾听与回忆中,寻访老兵足迹。
阆中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抗美援朝战役中,阆中市先后有2115名阆中儿女奔赴战场,他们曾身披戎装,或在战火硝烟中披荆斩棘,尽管硝烟已经散去,但这些老兵应该被历史铭记。不论时代如何流转,革命英雄始终是那烽火岁月中最为闪耀的坐标,镌刻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图为团队成员和老战士一家合照。李佳懿摄
随着《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缓缓响起,延安精神宣讲活动拉开帷幕。《延安记忆》纪录片回溯了延安时期的辉煌历史与英雄事迹,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些富有意义的文艺节目,将老一辈革命家坚守的崇高信念,以及广大军民所展现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将延安精神的精髓,即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红色革命精神浸润大家心中。活动现场,观众们心潮澎湃,深受鼓舞。
两位老党员、老战士的发言,使这场活动更富意义。活动现场,不少听众都被老党员、老战士卓越的革命精神和抗战精神深深激励着,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老战士和老党员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实践团成员李佳懿说,“我们将传承延安精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师生们怀着崇敬之情与老党员、老战士握手,历史的厚重与前辈的英勇融入心间。
图为基层干部聆听宣讲。黄芷若摄
田公街道办公室副主任牛兴俊表示,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青年学子和乡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他们能够深入基层,了解乡村的发展现状。在这一过程中,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同时青年学子也收获了宝贵的社会经验。今后,将持续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其中,展现青年力量的无限可能,为乡村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来源:西华师范大学 通讯员:黄芷若)
图为实践团队与当地村民合影。黄芷若摄
责任编辑:李玥
2024-07-31 21:42:48
2024-07-28 12:38:41
2024-07-26 18:27:2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