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之名,点亮青春之光——邯郸钢苑中学高一年级开展暑期社区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重要的锻炼环节, 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社区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人们的生活圈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圈,承载着人们心中的温暖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环境的营造事关人们对社区的认可度与归属感。按照学生实践活动中心安排,我校高一年级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红心向党伴我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为营造整洁、舒适、温馨的社区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我校高一学生积极参加了清洁志愿活动,争当文明社区的宣传者、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开展捡垃圾,打扫小区卫生,花坛除草,疏导人车、宣传栏擦拭、居委会服务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区环境。
加强“数字反哺”,跨越“数字鸿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几年,我国的数字化发展迅猛,让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智能、方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需按照提示轻触屏幕,就能轻轻松松完成各项业务的办理;不懂的问题,打开百度,里面便全是答案……但这些,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却变得很困难,受到年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数字化的生活反而变成了“数字鸿沟”,带给他们非常多的困惑和阻碍,让他们被迫成为数字时代“被落下的人群”。我校高一学生,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实际情况,加强“数字反哺”,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手机难的问题,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常用APP、门禁、电器等现代化设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维护老年在信息时代下的合法权益,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更好地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
反诈宣传进社区,筑牢养老防护网
近年来,以“保健产品”“投资养老”“0元游、低价游”“冒充领导诈骗”“网络兼职刷单”等方式的系列电信诈骗瞄准老年人的养老钱。我校高一学生通过视频、海报、案例讲解等方式阐述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作案方式,提醒爷爷奶奶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让大家懂得辨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解答爷爷奶奶们的疑问,推广防骗技巧,提醒广大社区老年人要增强防范意识,对不明短信、网站等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不做孤“泳”者,防“溺”于未然
联合国大会于2021年通过决议,设立每年的7月25日是世界预防溺水日。暑假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节之一,他们可以尽情挥洒汗水,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水上游泳和玩耍也成为了许多孩子的首选。然而,随着溺水事故的频发,防溺水已经成为了家长们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提高未成年人的防溺水安全意识,保障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我校高一学生在社区开展了“不做孤‘泳’者,防‘溺’于未然”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宣传活动。
环保知识齐宣讲,减“碳”生态携手创
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们对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我校高一学生开展了“绿创先锋——环保知识齐宣讲,减‘碳’生态携手创”暑期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利用绿色发展调研、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宣讲、低碳环保实践等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青年一代的绿色队伍在社会发展中正茁壮成长,青 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钢苑中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抓手,引领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知识回报社会,用心灵感受责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在社区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供稿:邯郸钢苑中学)
责任编辑:曾庆伟
2023-08-19 17:25:25
2023-08-18 18:01:16
2023-08-16 18:35:46
2023-08-15 17:59:56
2023-08-11 18:07:2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