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善慧家】家庭教育|邯郸市丛台区第二实验小学暑期心理小贴士(家长篇)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好!暑假期间,孩子居家时间变长,在校期间规律的生活节奏被打破,同时时间管理、假期规划以及与家人的相处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为了更好地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睦相处,在此给大家分享几点心理教育建议。
多些理解,少些批评和唠叨
难得放暑假,孩子们希望让自己舒服、放松一会,让理智的大脑休息休息,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平衡。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孩子们平时被压抑积累的负面情绪也容易冒头,“假期里要休息,不学习”“别管我”……平时不会说的过分的话,也容易“不过脑子”地冲口而出。面对孩子这些略有出格的情绪表现,作为家长,尝试多一些理解——理解处于松懈状态中的人不会表现出“完美地符合期待”的样子,或许更能坦然面对,和孩子更好地互动。
制定计划,指导科学作息
在节假日,孩子们不珍惜时间、作息不规律是个普遍的问题,需要给予指导、督促。家长可以结合孩子学习情况、想要达到的目标,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并定好奖惩规则,使孩子有一个行动准则。以下是一些监督小技巧:(1)相信孩子:激发孩子的自律心并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2)共同约定:照顾彼此的需求、尊重彼此的感受;(3)放平心态:教育孩子切勿操之过急,试着放缓速度,放低要求;(4)学会鼓励:欣赏孩子一点一滴的努力与改变,赞美孩子的微小进步与成长。如果孩子没有按时执行作息时间表,可以记下孩子的违反次数、拖延时间等,按照事先定下的奖惩规则来做出惩罚,避免过多催促、唠叨。如果孩子因为做事磨蹭、拖沓不能遵守作息时间表,还可以和孩子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
正确引导,规范网络使用
如果孩子沉迷使用手机、电脑,不能粗暴对待(例如直接砸手机)。我们需要知道网络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涉世未深的他们无法实现对电子产品的掌控,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两个:第一,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引导孩子去探索世界,在实践中丰富阅历,增长见识,而不是仅仅依靠网络。第二,家长的榜样引领:约法三章,设置手机使用规则,全家人一起执行,当一项不那么有吸引力的规则有人一起做的时候,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规则执行起来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拉近距离,安排亲子活动
孩子有情感依恋的心理需求,但不是待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孩子需要能够理解自己、爱自己的家人。闲暇之余,家长可以安排有趣的家庭游戏、安排一次难得的短途旅行、挑选一部经典影片和孩子共赏、一起进行户外运动、一起做家务等等。多观察孩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多一些心与心的沟通。(供稿:邯郸市丛台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曾庆伟
2023-07-10 18:42:09
2023-07-10 12:57:14
2023-07-07 18:16:29
2023-07-07 11:10:59
2023-07-05 22:49:4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