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人体气味分子可远距离吸引蚊子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美国和赞比亚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实验显示,人体散发的气味分子可吸引蚊子从几十米外追踪而至,不同“配方”的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大不相同。
此前相关研究都局限于相对狭小的实验室环境,不能充分反映自然环境中蚊子寻觅叮咬目标的方式。研究人员在赞比亚乔马地区设置了一个容积为1000立方米的笼子,作为半野外实验场,观察较大空间内人类体温、二氧化碳和气味分子对蚊子的吸引力,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笼子里设置多块供蚊子落脚的铝板,将其加热到35摄氏度以模拟人体皮肤温度,然后每晚向笼内释放200只饥饿的蚊子,观察它们对各个落脚点的偏好。研究人员还在笼子周围设置了6顶单人帐篷供志愿者居住,在他们睡眠时将帐篷内的空气输送到不同的落脚点附近。
人体会通过呼吸和皮肤释放出成分复杂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多种挥发性物质,可随气流传播到几十米以外。实验发现,虽然蚊子对温度敏感,但仅具备与人体相似的温度是不够的,要同时在落脚点附近释放二氧化碳才能招来蚊子。如果还有其他人体气味分子,对蚊子的影响会更强烈。气味物质中羧酸含量高的人对蚊子特别有吸引力,而羧酸含量低、桉叶油醇含量高的人几乎不招蚊子。
研究蚊子选择叮咬目标的方式可望帮助对抗疟疾。人体气味分子组合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饮食习惯、皮肤微生物、健康状况等。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憨态可掬的“大白”机器人为观众现场调制咖啡;“5G+AI”对患者进行远程“望闻问切”;戴上VR头盔,就可以漫游在千里之外的工厂生产线,生产进度和数据实时呈现眼前...
2023-05-20 12:13:11
公安部19日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安机关全面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完善案件评查等问题发现机制,建立常态化执法责任倒查机制。
2023-05-20 11:22:50
18日,华晨宝马宣布将于2026年起在沈阳投产纯电动新世代车型,与之配套的总投资100亿元的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
2023-05-18 19:34:40
走进位于南京东郊的江苏园博园,只见群山环抱、绿意盎然,如果不是偶尔一见的废弃筒仓、烟囱等,很难想象这个地方建造在废弃矿坑和水泥厂旧址之上。
2023-05-17 20:37:11
国家医疗保障局15日发布《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框架体系(1.0版)》,推动加强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建设。
2023-05-16 18:58:1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