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光污染可能间接增加蚊虫传播西尼罗病毒风险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城市夜间的光污染可能会让能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虫延后进入滞育状态,这意味着蚊虫活跃期延长,人们被叮咬并感染病毒的风险也加大。
在一定环境条件诱导下,一些昆虫会进入“静止”状态,表现为生理活动降低等。这种被称为滞育的状态能帮助昆虫调节生长发育和繁殖时间,以适应所在地区的季节性变化。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雌性尖音库蚊的滞育状态。它们在冬季会习惯性地在有遮蔽的地方滞育一段时间。随着冬季来临,雌性尖音库蚊为做好越冬储备会更活跃地去叮咬不同动物,蚊子在叮咬动物的过程中一旦感染西尼罗病毒,如果再去叮咬人,就可能把病毒传播给人。
西尼罗病毒的大部分感染者有发烧、身体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极少数感染者会出现脑炎等神经性疾病。目前尚无针对这一病毒的疫苗或有效疗法。
团队在实验室中模拟夜间有人造光源和无光源的环境下培养雌性尖音库蚊,并观察它们的生理变化。他们发现,夜间的人造光源能对蚊虫的生理状况、过冬的营养物质储备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蚊虫营养储备不足无法越冬,存活率下降,也可能使它们延后进入滞育状态,蚊虫会活跃更长时间,它们叮咬人并将病毒传播给人的风险也会增加。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计划开展更深入的野外调查,以便确认实验室环境中观察到的结果。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国家疾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全国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进一步巩固全国地方病防治成果...
2023-04-11 20:24:37
记者5日从共青团中央获悉,清明节期间,团中央联合全国少工委、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清明祭英烈”主题纪念活动。
2023-04-05 18:02:38
新华社香港4月4日电(记者刘明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4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时表示,特区政府将在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举办一系列活动,让市民了解
2023-04-04 21:06:30
2022年10月9日,“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在这里正式运行启动。这套系统运行6个多月来,其系统双精度浮点峰值计算性能达200P Flops。
2023-04-03 16:48:25
国家文物局近日通报2022年度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通报显示,国家文物局直接督办文物违法案件124起,“12359”文物违法举报平台受理文物违法举报...
2023-04-01 17:01:1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