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县观音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隆冬时节,行走在四川省青川县观音店乡广袤大地,村道干净平坦,房前屋后宽敞整洁,村民房檐下整齐悬挂的玉米成为一道道“黄金风景线”,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2022年,观音店乡以乡村振兴为统揽,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年”行动,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用实干描绘出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完善工作机制 让主体责任立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观音店乡以建设和美乡村为目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实施路网美化、庭院经济建设、道路修缮……全乡面貌焕然一新。
因地制宜抓好工作谋划和落实。观音店乡结合实际,提出以“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清理沟渠河道、清除乱搭乱建、清理畜禽粪污、清理农业废弃物,美化庭院、美化路网,提升村容村貌、提升公共区域整洁度”为主要内容的“五改四清两美两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观音店乡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确保干有目标、干有方向。
为保障整治行动扎实快速推进,由党委书记部署安排,各支部列举环境卫生整治负面清单,落实整改责任人,明确整改期限,点对点督促。成立人居环境卫生督导组,开展人居环境工作大比武,各村(社区)横向比较,形成环境整治“比学赶超”氛围。结合“红色星期五”“红色星期六”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开展环境整治,入户走访群众协调矛盾纠纷,提升了村民参与率和满意度。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5422’整治行动,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拿出过硬措施,敢担当、善作为,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乡党委书记何平在检查工作中反复要求。
点面结合整治 让乡村颜值靓起来
沿着整洁的道路走进两河村,活动广场、小菜园点缀在青瓦白墙间,特色墙绘亮眼吸睛,美化绿化亮化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漫步在环境优美的村子里,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以前我们村的路两边垃圾比较多、不干净,现在每天都有人打扫,村子干干净净的。河道也疏通治理了,枯水期也没断过流,河水清澈,很是好看。”65岁的村民阳开双说:“真没想到,一年时间我们村变化这么大,现在大家都喜欢在路上遛弯,环境好了,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两河村党支部书记罗蓉介绍说,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两河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项目共实施“五改”161户,清理沟渠8公里,路网美化8公里,建小菜园1200平方米,公共区域提升改造2处,村子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善。
两河村的精彩蝶变,只是观音店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在“5422”整治行动中,该乡围绕环境难点痛点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副乡长张田介绍,整治行动中,始终坚持整体规划、全域统筹、按需整合,完成卫生厕所新改建37户,新增三格化粪池20个。拆除废旧圈舍20余个,购买垃圾分类桶98个,压缩型垃圾车1台,新建垃圾棚18个。整治路边30余公里,清理边沟13公里。印发垃圾分类手册5000余份,结合基层治理法治、德治宣传等工作,全覆盖宣讲垃圾分类意义和做法。
树牢文明新风 让村民“主人翁”意识强起来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要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上下功夫,不断加强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乡风文明程度,让农村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对此,观音店乡通过“斗硬”考核制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风文明。
“在整治行动中,我们实行家庭道德积分‘红黑榜’制度,把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劳节俭、善举美德以及失德、失信等行为转化为积分。每月通报1次积分情况,村民根据积分标准到兑换超市换取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在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张贴‘红黑榜’,每月积分排在前三名的家庭上红榜,最后三名则上黑榜,以此增强村民荣辱观,激励大家共同把环境卫生搞好,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乡党委副书记李禹良指着两河村的“红黑榜”介绍道。
斗硬的考核制度开始实施后,两河村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显著提升,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基本养成,成为远近闻名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目前,村里基本上都是红榜,没有黑榜了。”罗蓉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人居环境整治要求,持续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庄清洁等项目整治。
通过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全民同心、踊跃参与,全力推进、全面提升,观音店乡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村庄纷纷换上了“新衣”,村民获得感不断提升。接下来,观音店乡将结合乡村振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范和完善乡村各项管理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姚彬)
责任编辑:祁霞
2023-01-05 16:21:29
2022-12-30 22:32:05
2022-12-30 12:38:55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