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9月19日电 题:携手前行让互利互惠之路越走越坚定 新华社记者黄浩铭、朱丽莉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日前在广西南宁举
2023-09-19 18:09:49
记者:韩振 袁冰妍又上热搜了!原因竟是“两次掉进同一条沟里”:继去年因关联企业违反税务管理法被处罚后,这次个人又被税务部门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金共计430
2023-09-18 17:12:41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题:房贷政策迎来重要调整:存量房贷利率、首付款比例将有何变化?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雨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
2023-09-01 20:28:08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题: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今年8月29日是第20个测绘法宣传日,主题是“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国家版
2023-08-29 18:08:37
新华社东京8月24日电 题:日本核污染水强排入海贻害无穷 新华社记者 8月24日,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东京电力公司开启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正式排海。
2023-08-24 17:52:13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题:“经济胁迫”的专利非美国莫属 新华社记者许可 近来,美国一些政客频频提及“经济胁迫”一词,妄称“中国以经济手段施压他国、实现战
2023-08-18 18:01:15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必要能力。如何识别自然灾害、明确灾害的危害、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
2023-08-16 17:51:28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国际观察)抹黑打压改变不了中国市场吸引力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在一场政治筹款活动中,称经济增长疲软的中国是“定时炸弹”
2023-08-16 17:50:54
做好党性教育,是提高全体党员的党性觉悟和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干部的忠诚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能力和水平,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 要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增强问责意
2023-08-10 15:10:08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
2023-08-10 15:09:22
新华社伦敦8月3日电 题:“沸腾七月”再敲全球气候危机警钟 新华社记者郭爽 刚刚过去的7月,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伴随着前所未有的高温,让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累积
2023-08-03 17:13:11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 题:“博物馆热”值得被珍视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 定闹钟抢票、多个设备同时抢票、不停刷新系统……这个暑假,不少观众为预约到博物馆门票,使出
2023-08-03 17:13:11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题:“这身衣服”是防汛中的责任担当 新华社记者丁静 近日K396次列车因大雨被困北京市门头沟山区。在组织恢复列车秩序时,值班员赵阳一句
2023-08-02 23:53:00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题:让研学游回归寓教于乐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徐壮 “名校游”变成“校名游”、公园野炊也算自然考察、“研学导师”实为现招临时工……进入
2023-07-22 12:17:28
流水薄情,生命脆弱。防溺水安全重于泰山,溺水事件的频发也值得我们深思。 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五万多人不幸溺水身亡。在这些溺水身亡的群体中,95%以上是未成年人群体溺水身亡,青少年溺水而亡的比例
2023-07-17 16:19:56
近年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全球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国怀揣着“不负时代,永毅前行”的信念,努力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
2023-07-17 11:39:53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打击倒卖博物馆门票的“黄牛”要出实招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黄庆刚 近期,随着暑期参观、研学热潮的到来,部分热门博物馆再现一票难求的
2023-07-13 21:27:48
近期,关于明星艺人负面事件的新闻层出不穷,大家在吃瓜的同时也不禁感慨艺人艺德频频失守,到底是明星个人的问题还是行业底线太低。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一边享受着万人追捧和高薪的报酬,一边也要承担起规范自
2023-07-13 12:33:01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努
2023-07-13 12:30:14
新华社开罗6月28日电 题:中国的好人缘从何而来 新华社记者陈梦阳 近日一项涵盖18个阿拉伯国家3600名青年的调查表明,中国以80%的支持率位居西亚北非地
2023-06-29 00:07:42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全力做好就业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记者姜琳 2023届高校毕业生离校在即,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冲刺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启动202
2023-06-27 17:43:42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两条红线都是高压线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坚决防止发生违法占用耕地、破坏生态和人居
2023-06-24 13:01:08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新华社记者樊宇 近段时间,多家跨国企业高管密集来华,纷纷宣布加大在华投入。跨国企业增资的热情印证了,这些企
2023-06-20 21:09:00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题:城市增“绿”几分,要请百姓打分 新华社记者周以航 近来,一些地方的城市绿化出现“走偏”苗头:片面强调美观导致绿植遮挡行车视线,带
2023-06-15 18:44:07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题:警惕城市绿化里的形式主义 新华社记者刘怀丕、翟濯 跟风引进“网红”树种、盲目追求“四季有花”、只管好看不顾实用、“砍了栽、栽了
2023-06-14 10:12:33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在逐步走向世界。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06-12 17:20:14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新华社记者高敬、张武岳 6月5日,我们又一次迎来六五环境日。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拥有天
2023-06-05 21:04:32
5月31日,由省、市河长制办公室,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指导,温江区人民检察院、区河长制办公室、成都医学城主办,天府街道、金马街道承办的2023年河长制工作“七进”进企业宣传活动在温江科技园污水处理厂举行。
2023-06-02 12:02:00
新华社南京6月2日电 题: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朱筱 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
2023-06-02 11:51:58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题:莫让舌尖消费变浪费 新华社记者孙奕 餐馆点菜不“光盘”、外卖吃不完就扔……有人认为,只要花的是自己的钱,怎么吃是私事,餐饮“消费
2023-05-24 20:33:44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印发。省委一号文件既是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
2023-05-22 15:52:46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题:“可疑”的数据 “失信”的东电——二论福岛核污染水处理 新华社记者 在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多核素处理系统(
2023-05-17 12:19:31
作为中国厨卫行业龙头企业及领先品牌,万和电气隆重亮相此次AWE,并召开“温暖三十年 创领暖科技”发布会,发布了万和电气最前沿的新品和技术。
2023-04-29 16:16:21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塑形铸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一个个传统村落,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赓续着农耕文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27日公布
2023-04-28 18:32:25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持续发力稳就业促民生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姜琳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人社部24日发布数据,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
2023-04-25 11:28:25
新华社合肥4月23日电 题:让航天科技助力强国建设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宋晨 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主题是“格物致知
2023-04-24 17:47:46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经济参考报》4月17日刊发文章《内需步入复苏轨道 政策聚力多路挖潜》。文章称,今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多项数据释放出内需加快恢
2023-04-17 10:31:58
2023春季来到,正是农村繁忙春耕的日子,乡村工作正有序进行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仍在乡村最为突出。2023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作为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乡村振兴仍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2023-04-04 16:14:24
近日,据极目新闻报道,广州一位女性小红书博主一年前在地铁上拍摄的照片被人恶意用AI进行篡改,将她的衣服用特定软件抹去,并恶意将照片在网络上传播,对当事人进行造谣和侮辱,最终引发全社会关注。当事人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向警方报案,并在小红书上发文进行澄清。这种利用AI技术进行“一键脱衣”的行为,不仅突破了做人的道德底线,而且是明目张胆地传播谣言、侮辱他人人格,已经触犯到了法律的红线,必须予以制裁和打击。
2023-03-31 12:04:2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