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课堂,“数”见未来
为深入开展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推动区域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6月5日下午,成都市青白江区“互联网+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研讨会在青白江区外国语小学校学术厅成功举行。青白江区教育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杨迅,青白江区电化教育馆科研负责人林玲,四川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马绍萍与20个课题单位的负责人及参研教师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聚焦数学实验教学与教育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创新与学生核心素养落地,共探网络画板数学教育技术与AI数字工具、希沃教学助手等赋能数学教育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方法。活动分为四大板块:
板块一:数字技术助精彩课堂
首先,与会者观摩了由外国语小学提供的两节数学课,第一节由胡怡老师执教二年级《重复的奥妙》,胡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实验探究寻找规律,多种方式表示规律,联系生活应用规律,拓展思维创造规律,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等环节,将符号意识和推理意识的发展落实在每个环节中,教学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在跟着音乐拍打节奏找到开启成功大门的密码——“重复”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AI工具深入理解“重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网络画板、希沃教学助手及AI工具很容易找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用文字、符号、图片、字母等不同方式表示规律,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第二节课由黎晨曦老师执教三年级《简单的路线图》。黎老师将青白江的凤凰湖湿地湖、彭家珍公园、一带一路铁路港等作为学习素材,将本土文化与历史接受结合,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融合,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在学生担任小导游介绍各景点时,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画板技术与AI工具,展示行走线路图,学习生动形象,“游客”身临其境,在玩耍中掌握了本节课的数学本质——要确定路线,需要知道方向、距离。 两位青年教师都恰当、巧妙应用网络画板、AI 数字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探究实验,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高阶思维发展。课堂场域轻松、学生参与积极、技术应用娴熟、互动交流充分,充分展现了数学教育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优势,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升教学效能。
板块二:深度研讨促智慧碰撞
接着,进入说课与议课环节。两位执教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说课,从教材分析到教学目标的确定、数学实验的开展、教学活动的推进、教育技术的应用及教学评价的设计等做了介绍,并进行了课后反思。在互动议课环节,参研教师踊跃发言,围绕课堂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亮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师生互动实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既肯定了课堂的创新之处,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现场研讨氛围热烈,思想碰撞深入。
板块三:专业指导明发展方向
“互联网+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实验项目负责人、主研,马绍萍老师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指导。她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有新意、微型实验有成效、技术应用有突破。不仅恰当地应用了网络画板这一数学教育技术,还适时融入AI对话,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习惯,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有重要作用。同时,她还从课堂数据观测、核心素养细化落点、教育技术应用策略、教学评闭环等进行了详细阐释,为实验校推进项目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板块四:期望之烛照前行之路
最后,区教育局教师服务中心主任杨迅为本次研讨活动作总结讲话。他高度肯定了活动的意义与成效,强调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并对全区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互联网+数学教育”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说: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课堂展示,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希望广大教师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让互联网技术真正赋能数学课堂,助力学生在数字时代的数学学习中感受乐趣、收获成长。
本次研讨会通过课例示范、思维碰撞与专家引领,集中展示了青白江区在“互联网+数学教育”领域的前沿探索。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借助技术工具优化学习体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启迪思维、赋能成长的数字化学习场域。活动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动能,标志着青白江区数学教育创新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责任编辑:祁霞
2025-06-10 17:25:31
2025-06-05 09:05:33
2025-06-02 18:16:0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