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守护运输畅通
(大同铁联 王佳琦)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铁路防洪防汛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近年来,铁路部门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全力筑牢防洪防汛的安全防线,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畅通。
防洪防汛工作重在预防。铁路部门始终坚持“超前防范、源头治理”的原则,从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入手,筑牢防洪基础。一方面,加快实施防洪预抢和水害复旧工程,对重点防洪地点和隧道口进行工程化整治,如修建棚洞、加固山体、修筑挡墙等,有效提升设备的抗洪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利用无人机、智能摄像头等高科技设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巡查体系,实现风险隐患的精准识别。
面对复杂的气象条件,铁路部门通过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建立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提前掌握雨情汛情变化。各级防洪办利用卫星云图、雷达图等技术手段,实时跟踪雨情,提前发布预报预警。在极端天气来临前,铁路部门果断采取客车停运、绕行、折返等主动避险措施,严格执行汛期安全行车规定,确保列车不在高风险区段滞留。同时,铁路部门还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展防洪度汛专项预案应急演练,提升全员应急处置能力。通过“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将防洪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岗位。加强对防洪网格员的培训,通过“理 论+实操+科技”的“三维一体”培训体系,提升其专业能力。
在铁路防洪防汛工作中,宏观调控的作用至关重要。铁路部门通过科学的调度指挥和资源调配,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铁路运输的整体稳定。一方面,铁路调度中心根据雨情和水害情况,动态调整列车运行计划,优化车次安排,最大限度减少对旅客出行的影响。另一方面,铁路部门通过跨区域的资源调配,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发生重大水害时,铁路部门能够迅速从周边地区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集中力量进行抢险。
铁路防洪防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和多方协同。近年来,铁路部门通过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动态监测与主动避险相结合、精细化管理与实战演练相结合、铁路与地方协同合作相结合等多方面的努力,筑牢了铁路防洪防汛的安全防线,确保了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畅通。未来,铁路部门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提升防洪防汛能力,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6-10 17:25:31
2025-06-05 09:05:33
2025-06-02 18:16:0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