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新典范,“智穗云田”项目对接多地农业示范区,开启政策协同新篇章
在“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战略重点的大背景下,一项融合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与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的农业系统——“智穗云田”,正在加速走进田间地头,成为全国多地农业示范区重点关注与引入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该项目已先后对接黑龙江、山东、河南、内蒙古等省份的多个数字农业园区,正以技术创新和政策适配性为核心优势,打开智慧农业规模化落地新局面。
“智穗云田”由高校团队主导研发,通过构建“多模态环境感知+AI智能分析+无人机变量施药+区块链溯源”的完整闭环系统,实现对玉米等大宗作物种植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部署在每50亩农田的边缘网关可实现每15秒一轮数据采集与本地处理,AI中枢基于田间环境与历史农事数据智能生成精准施药路径,并通过5G专网下发至无人机终端执行作业,作业误差控制在±2ml/㎡,大幅提升防治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图 1 分析玉米种植土壤
当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多个地方“智慧农田建设试点”“绿色种植补贴试点”名录,并与多个农业主管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在黑龙江省某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内,该系统实现了无人化巡田、自动预警、变量施药、全过程数据留痕四位一体的智慧管理闭环,受到当地政府和农业企业一致好评。项目运营方还协助农户统一生成《数字农田建设验收材料》《绿色施药报告》,显著提高了政策补贴的申报效率与通过率。
更值得关注的是,“智穗云田”与地方政府的协同模式不仅限于产品部署,还主动参与政策工具设计与应用推广。通过对接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团队为用户提供涵盖设备采购、AI决策系统、病虫害识别模型、区块链溯源平台等全链条软硬件支持,并一对一协助农户完成政策项目申请与验收流程,推动财政补贴、环保减药奖励等专项资金的精准落地。
图 2 植保系统可视化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的区块链存证机制已实现种植全过程120项核心数据的加密上链和可视化展现,涵盖施药时间、药量、病虫害种类、气象参数等维度,满足绿色食品认证和数字农产品追溯国家标准的同时,也为政府精准监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过去我们查农药使用记录需要翻纸质档案,现在一个码就能查到全部田间数据。”一位农业示范区管理负责人表示。
未来,“智穗云田”项目团队还将与更多农业主产区展开深度合作,探索“农技下沉+平台服务+数据资产化”的政策协同新路径,打造智慧农业一体化样板工程。项目负责人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更强服务能力,助力各地推动“科技强农、数据兴农”,实现农业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治理转型。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不仅提高产量,更要让数据转化为政策红利,让农民真正成为智能农业的受益者。”这是“智穗云田”团队给自己设定的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李玥
2025-06-05 09:05:33
2025-06-02 18:16:03
2025-05-29 18:03:13
2025-05-27 16:30:1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