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药明生物成都微生物商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万豪海南商务委员会举办「和韵万豪•洪愿星海」慈善音乐会 爱心 恣意求真,辩场纵横 51Talk发布2025年Q1财报: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1% 铁姆肯公司任命 Timothy A. Graham 为工业传动业务总裁 资讯动态 | 2025北京科学中心流动科技馆科普巡展——科学奇趣展 巴西地产高管齐聚厦门世茂海峡大厦 共探超高层建筑锻造经验 威县桑元卫生院多措并举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 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项目亭江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常宁市林业局选派5名业务骨干积极备战 省森林消防技能大赛  “粽香里的邻里情”社区端午游园活动 手织锦绣 劳动绽芳华 ——社区五一技能赛 童心筑梦 邻里有爱一亲子嘉年华 衲百:以针为笔,以丝为卷,书写非遗传统服饰的当代传承答卷——中国香 弘扬千年紫砂文化!王一油画亮相陶都宜兴 从酒吧服务生到星光大道 重庆小伙北漂十年音乐逆袭路 寻找下一个毕赣:人才公寓是起点,社区生态是沃土 武汉韵湖公园连续五年爱心送考 护航学子逐梦路 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东南眼科医院开展全国“爱眼日”系列活动 智慧农业新典范,“智穗云田”项目对接多地农业示范区,开启政策协同 “绽放的力量”主题沙龙沪上举办,共话新时代女性成长 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年中工作会议、vivo 战略签约仪式在西部长青 强生宣布特诺雅达®在华上市,用于中重度活动性成人克罗恩病和溃疡 家有心悦心理・心灵成长沙龙 | 每周约起,遇见更温暖的自己 建行衡阳市分行: 筑牢信仰根基 点亮奋进征程 华大营养亮相2025中国肠道大会:以科研创新驱动微生态健康产业升级 宝利化制药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正式获批 亿达科创自研智网监测平台,筑牢药企网络安全防线 2025中国国际大学校企联合商业计划大赛 礼业新纪元:第33届深圳礼品展缔造30万买家的全球商贸盛宴 群贤聚首京城共探泌尿结石诊疗新高度 重庆明好医院刘德云教授连 破解能效与环保双重瓶颈:东大化学 “智能+绿色” 双轮驱动,引领行业 西山村专职网格员:“十能”工作法守护汛期水库安全 第四届蓝色港湾艺术季暨2025万花筒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盛大启幕 全科医学协作平台“中医肿瘤联合诊疗中心”落户郑州传承中医院 漳州华厦眼科医院召开第30个全国爱眼日暨“漳州市属学校 2025年 高骼学生营养服务站010店正式运营 专业服务护航湘潭学子成长 “典”亮生活,法治护航——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北京第二分中心 首冠A+指南:农历“毒五月”保平安,四个方面要做好 第四届沃尔夫斯堡联合杯圆满落幕,欣旺达动力荣获冠军 创新升级赋能品牌价值升维,多项权威营销大奖花落爱玛科技 法国娇兰品牌挚友张云龙亲临深圳茂业天地 携御廷兰花金致焕采系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北京市促进高精尖产业高水平对外 葛兰瑞克双产品加冕国际大奖 当调解仲裁遇上东软AI 第四届绿色生活创益周进行时,锦江酒店(中国区)呼吁“多一种爱地球选 安喜莱金方八珍粉斩获2025营养盒子嘉选“国风食养类爆品奖” 安溪爱尔眼科医院爱眼日系列活动:守护清晰“视”界 行业震动!伊例家携3款匠心新品入局,重新定义健康酱油新标杆! 江西农业大学保育院:《伞韵江南,童趣工坊》

您的位置:首页 > 乐活

稻浪千重:一位中国农业专家的非洲守望

  新华社塔那那利佛6月9日电 稻浪千重:一位中国农业专家的非洲守望

  新华社记者 徐瑞青 凌馨

  近日,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中国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基地迎来新一季丰收。田野间,金色稻浪随风起伏,农民中间一片欢声笑语。67岁的农业技术专家胡月舫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景象,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2007年,中国援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启动,来自“鱼米之乡”、湖南益阳的胡月舫开启了长达18年的“稻作人生”。他与其他中国援非农业专家一道,培育优良稻种,推广种植技术,助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也让这个东非岛国的粮食安全梦变成现实。

  “找到适合这里的种子”

  马达加斯加气候环境复杂多样,既有热带雨林又有半干旱地带,既有沼泽地也有火山灰土壤,这让拥有多年水稻种植经验的胡月舫意识到:必须从头开始。“要让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扎根,首先要找到适合这里的种子。”

  带着几十个精心挑选的稻种样本,胡月舫和团队踏上了“环岛试种”之旅——从北部的安齐拉纳纳到南部的图利亚拉,从东海岸的塔马塔夫到西海岸的穆龙达瓦……他们的足迹遍布岛上每一片重要水稻种植区。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最终选育出5个适应当地的稻种,具备高产、抗旱、耐淹、抗倒伏等特点。”胡月舫摸着稻穗说,“但在推广种植的路上,让农民接受这些‘外来客’,比育种更难。”

  为打消当地稻农的疑虑,胡月舫和团队在条件相同的两块稻田里,分别种下杂交稻和本地稻。同样的耕作,同样的照料,杂交稻的产量是本地稻的两到三倍。看着沉甸甸的稻穗,村民们改口叫它“擦拉贝”——在当地语中意为“最好的东西”。

  推广过程中的艰辛,胡月舫至今历历在目。他回忆道,他们曾住农户漏雨的草棚,饮用屋顶铁皮瓦收集的雨水,徒步十几公里背柴做饭,三餐靠木薯干粮充饥。“有次改造沼泽地时,我脚底被树枝刺穿,是村民们把我抬出来的。”

  这份辛苦终有回报。“同样的土地,以前种本地稻连温饱都难保证,现在种杂交水稻,不仅能吃饱,还有余粮可以卖,甚至能攒钱买地扩大生产。”30岁的稻农费莫索阿·拉卡通德拉扎拉站在稻田旁,脸上绽放出笑容。

  据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袁氏马达)副总经理李艳萍介绍,目前,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累计推广面积达9万公顷,成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非洲国家。

  培养“稻作使者”

  “不仅要提供好种子,更要教会种好粮。”为帮助农民种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从播种育苗到病虫害防治,水稻生产的每个环节,胡月舫都亲自示范。

  “有时候农民遇到技术难题,如果离得近,我骑着摩托车就去了;远的地方,就打电话远程指导。”胡月舫说。十八年来,田间此起彼伏的“老师”呼唤声,始终是胡月舫最温暖的记忆。

  常年奔走在稻田间,胡月舫晒得皮肤黝黑,草帽下的脸庞俨然是一个“地道的当地人”。为了更好地和农民沟通,他花了三年时间自学马达加斯加语,“教他们水稻种植技术,不会讲马语不行”。

  除了“田间课堂”,胡月舫和其他中国专家还在马希齐镇农业专业培训中心每月定期开展理论教学,培养了一批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本土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已在马达加斯加举办了数百场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累计培训2000余人,间接传授技术给数万农民。

  “中国专家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更培养了大批本土人才。”马达加斯加农业和畜牧业部农业和畜牧业总司长米歇尔·阿农德拉卡说,“这有助于我们实现水稻自给,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望着田间农民忙碌的身影,胡月舫相信,这些“稻作使者”将把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传遍非洲大地。

  “杂交水稻是我永远的牵挂”

  “我也曾有过回国的念头。常年扎根异国他乡、辛苦劳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十八年来,胡月舫目送一批批同行离开,而自己始终选择坚守。这份坚守伴随着难以弥补的亲情遗憾:他不仅错过了送别离世的母亲,也未能见证孙子的出生。

  “既然来了,就要坚持到底。我认准的事,一定要做成。”胡月舫“认准的事”是在马达加斯加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良种、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实现本土化制种。如今,前两个目标已经实现,他和袁氏马达正全力推进本土化制种项目。

  这份执着源自胡月舫的两个朴素信念:让当地农民吃饱饭,实现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胡月舫回忆,袁老生前得知他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时,曾殷切叮嘱他:“一定要搞成功。”

  “杂交水稻是我永远的牵挂。”站在稻田边,胡月舫坚定地说,“我相信,这片土地上的稻香会一代代绵延下去。”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记者6月4日从财政部新闻办公室了解到,财政部当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面向机构投资者招标发行2025年第三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认购倍数3.96倍。

2025-06-05 09:05:33

记者6月4日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获悉,5月1日至31日,长洲船闸单月过货量突破2444万吨,同比增长9.24%,刷新历史纪录。

2025-06-04 20:55:13

2025年端午假期,恰逢“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第二季活动火热开展,铁路部门在全国1000余个客运站车组织启动端午文化互动活动。

2025-06-02 18:16:03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推动政务服务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持续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

2025-05-31 22:06:03

记者29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端午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6.87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约7.7%。

2025-05-29 18:03:13

记者27日从中国进出口银行了解到,今年以来,进出口银行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适配性,持续加大各类资源、政策、机制倾斜。

2025-05-27 16:30:10